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众筹“筹”来绿富美 海宁博儒桥村,一个生长在公园里的村庄
2021年06月18日 07:25:5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许竺萍 邬孙辉 共享联盟海宁站 刘芳璐

博儒桥村的美丽村貌。 

  浙江在线6月18日讯(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许竺萍 邬孙辉 共享联盟海宁站 刘芳璐)初夏时节,驱车穿梭在乡间道路,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宛如行进在画中。

  这里是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5平方公里的村域里,有着19个大大小小的精品公园。“我们眼前能看到的风景,大部分是老百姓众筹建设而成的。”村党委书记吴清江自豪地说。

  17年前,“穷乡僻壤”是博儒桥村的代名词;如今,它绿了、富了、美了。“我们村庄就像是在公园里,我们的生活比城里人还甜。”74岁的村民张炳昌说。

  记者走进博儒桥,试图探寻村庄蝶变的秘笈。

  筹智筹资

  公园搬到了家门口

  移步换景,博儒桥村是怎么做到的?吴清江说了两个字:“众筹。”换言之,就是发动群众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这是村民们的金点子。2014年,博儒桥村的生态环境一度很恶劣:河道污染严重,环境脏乱差。怎么让村庄变得美丽宜居,吴清江以“户长会”制度为抓手,共商筹智,广泛收集百姓的意见和建议。

  党员企业家郁武向吴清江提议:自己出资6.8万元,用于河道帮岸的衬砌工程。在郁武的带动下,小组里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退休教师等纷纷参与,很快就筹集11万元,打造出第一个精品公园——乡村垂钓园。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引领、全民众筹”模式,渐渐清晰起来。

  有一就有二。村民徐建定捐资15万元用于徐家白墙里精品园建设;村民徐祖庭让出老宅供村里建设书屋;陈家浜小组31户农户捐出自家的土地建设小公园;党员、组长、村民义务捐赠了80多棵树木……众筹的名单越写越长,筹集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目前,博儒桥村共有150户农户出资,筹资300万元;600多户农户无偿提供土地,筹地100多亩,建成19个“口袋公园”,实现村庄保留点全覆盖,真正把公园搬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从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到如今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吴清江心里清楚,自己到底犯过多少次愁。

  2004年,博儒桥村由陆联村和博儒村两村合并而成。村庄位置偏僻、资源匮乏,“陆联陆联苦似黄连,博儒博儒身在熔炉”,村民们甚至编排这样的民谣自嘲。

  “有钱才有底气,要富民先富村。”2006年,吴清江带领村两委新班子上任,盘活闲置土地,建起工业园区;动员村民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引进多家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渐渐地,村集体经济收入逐趋稳定,村民的钱包也鼓起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10万元到2020年突破900万元,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764元。

  筹治筹心

  大家事大家议大家管

  今年初,博儒桥村碰到一件事:村里计划建设一条村级主干道,连通12个村民小组。但修建道路需要占用一些村民的土地,更难办的是一部分村民并不赞同这项工作。

  “因为这条道路主要服务偏远的几个村民小组,需占用土地的村民小组道路情况比较好,修路会对他们出行造成一定影响。”吴清江说,占用的土地和青苗该如何补偿没有明确的细则,工作一下子陷入停滞。

  “怎么办?让老百姓自己做决定。”对于村庄治理,吴清江也用上了“众筹”。博儒桥村共有村民3700多人,村班子成员只有7人。“但我们有119名党员、55个村民组长,还有一大批微网格长和最美先进人物。”吴清江说。

  大家事、大家议、大家管。博儒桥村以党建引领,探索“众管微治”群众参与模式。“发动村民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比村干部更管用。”吴清江说。党员、村民组长、微网格长挨家挨户上门,耐心劝说、积极动员。最终,全村达成了统一意见:修建道路,土地无偿,青苗不补。目前,这条8米宽、2.5公里长的道路已经打好路基,今年8月就能完工。

  好风景、好乡风,引来了天南海北的考察团。“5年来我们累计接待旅游参观团队1000余批次、共20万余人次。”博儒桥村借势发力,打造两条参观游线,创新发展培训经济,5年来累计实现旅游创收100余万元。

  村集体经济强了,能为百姓做些啥?去年,博儒桥村启动建设民心学院,“把最好的留给百姓,让民心学院聚民心。”这个融休闲、培训、展示、养老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村庄客厅,极大地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如今的博儒桥村成了一个“聚宝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民瞿芝英笑着说。去年,金辉大棚果蔬基地落户村里,村民们多了一笔土地流转的租金,还能到大棚基地打工。大棚基地共吸纳了50多名富余劳动力。与此同时,3万平方米的农业标准厂房正在建设,建成后将优先扶持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这些年,博儒桥村所获的荣誉也从省级走向国家级:2017年11月,捧回“全国文明村”牌匾;今年2月,成功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吴清江还在谋划更长远的蓝图:发展规模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将农业产业与美丽乡村深度融合;试水民宿经营,初步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格局;跳出本村飞地抱团投资,增加村级经济收入……

标签: 村庄;土地;公园;大棚基地 责任编辑: 陈雷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202106/W020210618267966035217.jpg

众筹“筹”来绿富美 海宁博儒桥村,一个生长在公园里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