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
艰苦卓绝 始见曙光
2021年07月01日 02:46:3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赵哲璐 整理

image.png

  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    拍友 孙新尖 摄

  [印记名片]

  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是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的一部分,位于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冠尖山半山腰,包括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冠尖会址、“省一大”陈列馆等。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冠尖、马头岗召开。冠尖会址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系木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马头岗是一列九开间暗阁楼房。

  “省一大”陈列馆有两个展厅,以大量的珍贵文物、文献、照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合成技术展出,记录了从1921年至1949年间,浙江革命斗争的红色轨迹。

image.png

  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冠尖) 拍友 陈亮 摄

  [红色意义]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省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掀开了浙江党史新的一页。当年,刘英、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1937年10月,挺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在浙南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使浙南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如今被浓缩在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等红色展馆里。人们可以通过陈列的珍贵影像、图片等资料和文物,追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重温战争年代的烽火记忆,深切感受革命先烈的豪迈和壮烈。

  平阳是浙南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历史的硝烟早已远去,红色的记忆却历久弥新,峥嵘岁月在平阳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这其中就包括中共浙江省一大的胜利召开。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省一大”在平阳凤卧的冠尖与马头岗两个小山村召开,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省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它掀开了浙江党史新的一页。
  浙江革命迎来光明

  “省一大”选在平阳召开,有很大的因素是平阳有着深厚的革命基础。此前,平阳的革命者在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战胜诸多困难,经受了严峻考验,使得平阳拥有坚实的红色基因,而“省一大”的召开,无疑是其中最亮的一笔。

  平阳凤卧镇冠尖山上,有一座建于1932年的五开间二层木楼,当地人俗称新楼,屋主是郑永暖。郑永暖读过私塾,思想进步,拥护革命,这座新楼便是地下党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1939年7月21日,“省一大”就在新楼召开。

  “省一大”是在国民党顽固派开始反共、在各地疯狂捕杀共产党人的严峻形势下召开的。当时,浙江的大部分地区已沦陷,国民党反动派多次伺机制造摩擦,因此提高警惕,确保浙江“省一大”会议安全召开格外重要。

  大会召开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刘英亲自把大会的安全保卫和后勤工作交给平阳县委书记郑海啸负责。在浙南特委的直接领导下,平阳县委认真安排了大会的安全保卫和后勤工作。为保障大会顺利召开,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安全保卫和后勤供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凤卧全域300多名共产党员带领1000多名自卫队员和妇女联合会为“省一大”服务。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加强了浙江党的领导,巩固了党的组织,鼓舞了全省党员干部的斗争热情和信心,使浙江全体党员思想空前团结统一,因而在浙江省党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谈到“省一大”,浙江省委党校专家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在党史中堪称“丰碑”——面对当时浙江紧张的抗战局势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省一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缜密分析当时局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针以及正确的战斗任务,会上通过《关于目前抗战形势与浙江党的任务的决议》《国际国内形势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等一系列文件,为党在浙江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省一大”还专门对发动和联系群众提出意见,通过《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提纲》《妇女工作问题》等文件,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image.png

  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地标    拍友 薛承东 摄

  文物背后深藏故事

  在平阳县凤卧镇冠尖山半山腰,有一幢木结构两层楼房,这里就是中共浙江省一大两处旧址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平阳县委县政府对旧址悉心保护。1959年,旧址被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阳县委县政府于1981年和1994年两次对冠尖和马头岗中共浙江省一大旧址进行了修缮。

  冠尖的“省一大”旧址面阔21.68米,进深8.9米,分上下两层,二楼东梢间楼上是作会场所用,一楼分别是秘书处、食堂、厨房等设施。当年,“省一大”在这里进行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闭幕式和谨慎而热烈的小组会议,里面恢复了当时的摆设。

  为了更好地将红色记忆代代传承,2000年开始,当地筹建一系列红色教育基地。2007年,崭新的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建成开馆,与“省一大”旧址、红军挺进师纪念园、郑海啸故居、红军小学等多处红色景点串珠成链,共同组成了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并入选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省一大”陈列馆位于冠尖半山腰,按浙南民居式样建造,总占地面积8864平方米,布展面积2261平方米。全馆由党员活动室、陈列馆、多功能厅等组成,分楼上、楼下两大展厅,馆内陈列大量“省一大”历史文物,史料较为丰富,通过实物、展板、视频、高科技艺术场景等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中共浙江省委带领浙江人民英勇战斗、茁壮成长的辉煌历程,是我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进入陈列馆大厅,迎面看到的是一组弧形浮雕,26位党代表塑像仿佛“迎面走来”,把我们带进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

  “省一大”纪念园内有很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和相关的红色文物故事,述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当时的省委书记刘英在凤林村的第一位房东是70岁的郑志西,老人为人正直,刘英对他很敬重,经常向他了解村里情况以及群众对抗日救国的想法。郑志西的70岁生日要到了,按照当地习俗,祝寿最隆重的形式是挂寿匾,大家认为以刘英的名义送寿匾最有意义,就托人去说。刘英听了后,满口答应。祝寿那天,人们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在厅堂挂上写有“礼隆杖国”四个大金字的寿匾,然而,寿匾的落款却是当时的平阳县长。见老人有些遗憾,刘英还特地写了一副“四世同堂极尽天伦乐事;年届古稀爱国不落后人”的寿联送给他,并在下联的左边写上“国民革命军闽浙抗日游击总队全体将士同贺”。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全体将士为郑志西祝寿,这让老人没有想到,他小心地把它收藏起来。

  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他们多次派兵来到郑志西家,追查刘英为他祝寿的事,但搜查的人看到的只是国民党县长送的寿匾和国民革命军送的寿联。这时,凤林村群众才明白刘英当时不用自己的名义送寿匾的良苦用心。

  当年,刘英等共产党人,在一言一行中把为民初心做到了极致,用共产党人的真心实意,换来群众的深情厚谊,寿匾和寿联也成了党和群众鱼水情深的历史见证。

  而老战士华业都的一件旧羊皮坎肩,则写满了战争年代的战友情深。

  1938年冬天,战士华业都和颜庆富在寒风中站岗放哨,刘英路过看到他们在这么冷的天气里,还穿着单衣,非常心疼。他转身回到住处,把自己的羊皮大衣拿出来改成两件坎肩,一件送给华业都,一件送给颜庆富。上世纪90年代,华业都将自己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坎肩捐到了这里。这件破旧的羊皮坎肩,见证着艰苦岁月里,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素有“浙江延安”之称的平阳县革命老区——凤卧、山门一带,红色足迹处处可见。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还坐落着全国第一所红军小学——平阳县凤卧镇红军小学。

  军人光荣榜、明德亭、明德桥……往里走,一处处红色景观映入眼帘。校内的图书角和班级也都以英雄名字命名,教学楼二楼还修建了红色文化展馆,详细记录当地革命斗争史和校史。此外,学校提出红色德育的培养目标,大力开发红色德育课程,并针对不同学段设计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

  山门镇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那里也有一所红军小学——山门镇中心小学。2009年,为了更好地保护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山门镇中心小学搬迁至山下的新校舍。距离远了,但师生们仍心系革命前辈。学校正门口的粟裕雕像、被授牌为粟裕红军小学……都寄托着师生深深的牵挂。

  80多年前,共产党人在红军古道上,艰难跋涉。为保障“省一大”召开,平阳县委书记郑海啸,带领村民护送代表、传递情报,可谓步步惊心。

  现在的凤林人,依然有着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的韧劲。把村里的红色资源激活,成了凤林党员干部的共识;“红色旅游”,成了当地干部的工作重心。

  2017年,《平阳县山门—凤卧红色旅游景区规划》正式出炉,提出“一带两核三组团”的理念,打造红色旅游空间布局。

  2020年,红色研学基地的落成,延长了凤林红色旅游的链条,红色景点的流量渐渐转化为“留量”。游客们在村里住得下、玩得好,同时,还给村民增加了就业岗位,提供了增收渠道。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火热,凤林村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曾经人口外流的凤林村,如今越来越热闹,常常听到孩子、年轻人的欢声笑语。

  近年来,在凤林村党支部的促成下,乡贤郑经益牵头组建的浙江红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合办红军饭店,还投入800万元打造民宿项目,推动“食、住、行”一体化发展。

  凤林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村子还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和第四批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全国都有了知名度。


标签: 浙江省;省一大;平阳县;刘英;中共;陈列馆;浙江;红军小学;旧址 责任编辑: 杨烁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艰苦卓绝 始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