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之江美丽心灵丨扎根贵州山区学校12年 杭州小伙杨明让“山花”绽放
2021年08月02日 19:51:5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欣如 李灿

  

   杭州小伙杨明今年37岁,看上去却要比同龄人沧桑一大截。瘦削的身形,黝黑的皮肤,满头星星点点的白发,这是12年支教生涯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在很多有过支教经历的人眼中,那段甘愿付出、不计较回报的热血时光,都会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杨明说,他已经将坚守山区、传播知识作为毕生追求。

  从支教到扎根

  “那些地方更需要我”

  读大学时,杨明曾经到安徽一个偏远教学点支教。那次初体验,不仅没有“劝退”意气风发的少年,反而进一步燃起了他想要为山区孩子创造更好学习环境的热忱之心。“那些地方更需要我!”从此也在这位少年心里埋下了支教的种子。

  杨明与黔西市莲城街道坪子小学的学生合照。图片由杨明本人提供

  2009年,25岁的杨明辞去月薪过万的工作,随爱心支教团队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对外汉语专业的他,当起了一名语文教师。

  杨明回忆,当时站在瓦厂小学校舍前的那一刻:两层楼的老式青砖教学楼前,学生们玩着打弹子、丢沙包。学校没有电铃,只能敲钟上下课。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艰苦的生活条件仍让杨明吃了一惊。他和另一位支教老师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的农户民房里,四面是露着石块的土墙,算得上电器的,只有一个灯泡和一个插板。那一年恰逢旱情,杨明每天就得挑着扁担带着手电去一公里外的地下溶洞挑水。

  但杨明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白天上完课,晚上他还主动去学生家家访。在“地无三尺平”、许多道路都没有硬化的贵州,杨明一步步走在泥泞的羊肠小道上,也走进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心里。

  一年的支教结束后,其余队员陆续回去了。杨明却被孩子们的眼泪留住了,“当时一提离开,很多孩子们哭着说让我别走。六年级的孩子说,以后读初中了还想回来继续看我。”

  于是,一年支教却变成了扎根,杨明考上了当地的特岗教师。杨明的微信名叫“山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他也真的像山花一样,把自己最好的青春绽放在了大山里。

  杨明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孩子学习。

  从杨老师到杨爸爸

  “不走了,走不了了”

  在挑选学校时,杨明没有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学,而是申请了距离县城30余公里的黔西县观音洞镇景山小学。“之前家访时去过那里,知道有一所位于山顶的小学。学生要打着手电下山上课,晚上还得打着手电回家。我觉得那里需要我。”杨明说。

  山区农村的孩子大多家境贫困,学习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杨明主动提出和他们进行一场比赛,“老师考研,你们把书读好,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好不好?”

  杨明每天带着学习资料早早来到教室,以身作则开始学习。学生们起初仍是自顾自打地闹,渐渐地,也就开始静下来心来。教室里的嬉笑声变成了读书声。

  杨明与孩子们合影。

  杨明也曾站在“去与留”的十字路口。2012年,杨明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儿童节的那一天,他给学生们送了节日礼物,还给他们唱了《朋友》。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听懂了歌中的离别之意,他们的眼泪仿佛流进杨明心里,格外沉重。

  本是别离,却让杨明再一次留下。学生们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抄了一遍《朋友》的歌词,却将其中一句改成了“一句话,一辈子,不要走,留下来”。拿着信,杨明红了眼眶,“不走了,走不了了。”

  特岗教师的工资堪称微薄,杨明却从中挤出1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他还联系公益组织、企业提供帮扶物资累计300多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微心愿超3000人次。

  景山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杨明知道,他们不仅需要知识和物质,更需要一个温暖的陪伴。学校里,杨明是杨老师,下了课,杨明就成了“杨爸爸”。农忙时期,常有家长顾不上孩子们的接送,杨明就将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家。有的学生升入高中,父母不在身边,恳请杨明去开自己的家长会,他也总是欣然同意。

  杨明护送学生放学回家。

  从种子到绽放

  “希望眼里有光的孩子越来越多”

  “孩子们如果对外面世界有了憧憬,你会发现他们眼里多了一束光。”杨明希望眼里有光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位学生曾问他,齐白石虾图是什么样,杨明搜索资料后发现这幅画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馆,便决定为孩子们做一场直播。

  “我查了很多资料,连夜做好了功课,想好了一肚子解说词。”不巧,杨明兴冲冲去博物馆的那天,齐白石虾图并没有展出。但为了不扫孩子们的兴,他还是在班级群里来了个别样的“多媒体”直播,介绍这次上海博物馆之行。他发一段视频,又配上一段展品解说,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博物馆是什么样。

  在杨明的努力下,越来越的山里娃走出了大山。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董登兰曾是杨明在贵州瓦厂小学支教时的学生。毕业后,她告诉杨老师,自己想像杨老师一样,成为一名家乡的特岗教师。这让杨明无比欣慰。

  “我觉得做老师最大的意义,就是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然后等待它开花结果。这些孩子们走出了大山,还能不忘家乡,农村的未来就有了希望。”杨明说。

标签: 杨明;之江美丽心灵 责任编辑: 张筱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之江美丽心灵丨扎根贵州山区学校12年 杭州小伙杨明让“山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