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生长发育门诊爆满,13岁1米72的孩子也想打生长激素针
2022年05月07日 07:57:06 来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刘俏言

  围在生长发育中心门诊的家长。

  早上八点多,我赶到浙大一院余杭院区的时候,王春林的诊室外,早已排起了队。“号子老早没了”,护士这样说。

  这是太常见的场面。生长发育中心的门诊号永远是满的。来这里看诊的孩子,十有八九是来看身高的。

  一个多小时前,王春林就已经开始接诊了,“有些时间啊,我治疗的是家长的心病。”王春林这样和我说。

  王春林是浙大一院的儿科主任医师,他的专家号真是一号难求。

  我看到在等诊的家长人群里,背对背比身高是他们最常做的动作,而吃什么能长个儿是他们最爱聊的话题。

  也有妈妈逼问医生:为什么女儿身高从三个月前的122CM反而变成了121CM;也有13岁的男孩宁愿每月打针,冲刺可能长高的1~2CM。

  我跟随了王春林医生就诊一天,试图记录疫情下形形色色的关于身高焦虑的家庭故事。(9岁女孩为打“性抑制针”,大半年花了近十万

  五一门诊爆满

  医生:肥胖和性早熟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诊室外,我碰到了小唐,他是众多求诊者中的一个。小唐今年十岁,胖墩墩的,很可爱。

  5月2日早上7点,舍弃了假期和睡眠,小唐一家驱车一小时,从家里赶到了这里。因为之前没抢到号子,他们只能抢在8点之前现场加号。

  生长发育门诊和其他儿科门诊同在一条走廊里,走廊外有一排长椅,但都没什么人坐着。家长们都扎堆站在门口,左手攥着病历本,右手扯着孩子,伸长了脖子盯着门口的助理医生叫号。

  这是王春林专家门诊的常态。浙大一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自2014年成立以来,从一开始上午下午各放30个号,到一天放100个号,再到一上午连着加号放100个号,无论放多少号都会被迅速挂满。

  王春林和我说,他自己也从一周一次坐诊,变成了一周三次坐诊。而助理医生说得最多的话是“等一下”、“下一个是你”。

  家长们的神态则大体相似,做完检查的家长偶尔还会和轮到号的家长发生冲突,只有看过医生后,他们部分绷紧的神经才会松弛下去。

  前几天,小唐就来测过骨龄,那时血检结果还没出来,门诊医生建议等出来后复查一次。他看上去有点胖,鼓起的肚子把蓝色的T恤顶起,T恤的袖子紧紧地箍在胳膊上。

  唐妈觉得这是孩子饮食不科学,以及缺乏锻炼造成的。检查结果也证实了她的判断:一切正常,只是需要减肥,规范饮食即可。

  王春林在劝说家长不要打生长激素。

  从医院出来,小唐全家就决定跟着刘畊宏跳操。

  小唐走了,小陈进去了。

  “和去年相比身高没怎么长,体重却长了5公斤。”王春林主任这样和他说。

  小陈比小唐小1岁,但比小唐还要圆上一圈。去年小陈来看病,王春林的建议就是减肥,结果今年反而更重了。坐在门诊的小陈身高145CM,体重却有52公斤,人中长起了一层小胡子的绒毛,这是早熟的症状。

  “平时要少吃主食,多让孩子运动。”王春林向陈先生和他爱人嘱咐,目前身高的问题不是最大。

  小陈全程没说过话,他左手捏着半块早上没吃完的蛋糕和一袋零糖酸奶。诊室里,陈先生话音提高,数落着小陈:“刚刚医生的话听到了吗?叫你少吃。”离开诊室时,陈先生对爱人说:“也不能全怪孩子,这疫情断断续续,孩子经常呆在家里也不锻炼,不胖才怪呢。”

  据王春林的观察,疫情之下,变胖变早熟的孩子数量有明显增加。

  孩子们因疫情断断续续居家,王春林分析,在学校吃饭锻炼还有章法,在家里很多作息和饮食就乱掉了,而且家庭的伙食营养太好,就会出现这种状况。

  王春林和我说,疫情让亲子相处的时间更多,一些父母关注的重心愈发倾斜在孩子身上。所以,很大程度上,生长发育门诊不仅医病,更多的是在医心。

  比如赵敏一家。

  2020年的暑假,每年都会计划出游的赵敏全家被隔离长达一个月,女儿身上发生的任何微小变化,都被赵敏尽收眼底。

  “没有毛病,看她久了,也看出毛病了。”坐在候诊区,赵敏撸起女儿的裤腿给我看,她觉得女儿的腿型有些许弯曲。“前年开始看生长发育,我把所有的问题一股脑抛给医生。医生说没问题,我就放心了。之后我们每半年来看一次,不图别的,就看个心安。”

  赵敏算是班上第一批带孩子来看生长发育门诊的家长,作为家委会的一员,她曾号召班上的孩子们都来看诊,尤其是那些发育过早或是发育不良的小孩。

  现在,赵敏班上的几个愁孩子身高的家长,会商量该抢哪个专家的号子,仿佛只要走进门诊,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身高焦虑蔓延

  家长:不想让自己的身高遗憾在孩子身上重演

  一个上午下来,我观察到,来生长发育门诊看诊的孩子,十有八九是来看身高的。

  焦虑从候诊时便开始了。两个陌生的家长拉着孩子比身高已是常规动作;一摞骨龄片子叠放在专门的袋子里,是家长频繁问诊的记录。

  门诊里,有位妈妈一进来就提高音量对医生喊叫,大抵是女儿两个月前明明有122CM,现在反而矮了1CM。医生告诉她这并不符合科学规律,但这位妈妈坚持称自己不会记错。话音没落,这位妈妈突然从椅子上拽起女儿,把她放在了诊室外的身高测量仪器上,连续测了三次,都是121CM。

  医生再三强调说不需要做检查,这位妈妈才悻悻离开。

  这并非个例,而是接诊的常态。在王春林专家门诊一上午会看40个号,其中有十多个其实都是发育正常的孩子,但他们担心自己有“问题”,往往只是因为个子不够高。

  张晨听邻居介绍后,抢到了王春林的门诊号。张晨夫妻和双方父母的身高都没过168CM,他们看到邻居打生长激素效果不错,也想给孩子来打。

  “孩子的遗传身高就到这里了,现在他发育得不错,没必要打。你们再回去考虑考虑吧。”王春林劝道。

  这种劝说也是常态。面对骨龄身高发育正常的孩子,家长依然会不满意,要求打生长激素。这时,王春林便会拿起桌上那张已经磨损得充满褶皱的身高年龄对比表,试图说服家长——“为什么一定要打这个激素呢?”

  “我每次站在校门口接他,看到他个子只能排到他们班倒数第二,我心里就难受。”一位妈妈回答中带着些许哭腔。

  这位妈妈也这样和我诉苦,竞争已经从过去的学习,发展到全方位的比较,其中就包括身高和容貌。而长高这件事,只有在孩子发育期间做努力才可能略显成效。“错过了生长期,以后再后悔也没用了。”这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

  带孩子看诊的穿着厚底鞋的家长。

  “我自己受过个子矮的苦,所以想帮他解决这个烦恼。”在张晨的心目中,她这么做是为了不让孩子因为身高而自卑,也是弥补自己年少时因身高被起的“小豆子”外号,和上班时因频繁穿高跟鞋而造成的脚部损伤。

  我看到,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家长带孩子来看诊时,大多都穿着厚底鞋或是松糕鞋,有些妈妈的头顶,只到孩子的耳朵位置。所以,涉及到身高,他们不会置身事外。他们的应对是,如果打针不行,那还有一条吃中药的路可以走。

  有一名家长就和我说起去看中医的经历。

  坐在中医门诊候诊区长椅上学习的孩子。

  她托邻居买来了一个某知名中医的号子,300元一个。浙江省内其他城市的家长,都会开车几小时来这里给孩子开药。医院还为这些外地孩子专门开通了挂号的绿色通道,省得他们赶来时因为挂不上号空手而归。

  相互间的攀比

  孩子:“我想坐地铁时看到大部分人的头顶”

  身高焦虑并非只是家长有,在一些孩子眼中,身高意味着力量,这正是青春期里,值得骄傲的资本。这也是我在这一天里感受到的。

  刘栋今年初二,来浙大一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的专家这里打生长激素,是他自己决定的。

  妈妈150CM,爸爸180CM,今年13岁的刘栋172CM的个子已经超过了妈妈。测完骨龄,王春林预判,孩子目前发育的空间已经不足,刘栋便提出要打生长激素。

  “即便打了这个针,最理想的效果也只是长高一两厘米。与其这样,你不如在学习成绩上多下点功夫。”王春林这样劝他,刘栋一言不发,直直地盯着自己那张骨龄的照片。

  刘栋的妈妈告诉王春林:“这个事情我们已经讨论很多遍了,孩子就是觉得现在身高不够,我们做家长的,不想让他有遗憾。”

  刘栋的沉默,多少有着对母亲基因遗传的不满。刘栋是班上的体育委员,眼看着身边一起打篮球的伙伴都在迅速变高,他满腹的委屈都化作每周一次在墙上不断给自己划身高线。

  “如果我个子矮,即便未来考上好大学,我也只是个普通人。我高一点,我人生就有更多可能性。”刘栋并不清楚长高具体能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他有两个念想:一是想在坐地铁时看到大部分人的头顶;二是班上有个子矮的同学在打生长激素,自己也不能落后。

  刘栋这样的孩子,王春林也接诊了很多,最极端的一个孩子是个糖尿病患者。他在浙江多家医院看过生长发育门诊,但因为需要每天打胰岛素治疗。考虑保守用药,每个医生都拒绝了他打生长激素的诉求。

  “结果这孩子前两天离家出走了。”王春林和我说,孩子接受不了自己刚过1米5的身高,产生了厌学情绪。

  “这时候,我治疗的是他们的心病。”王春林说。

  (文中除医生外,被采访者均为化名)


标签: 身高;生长发育 责任编辑: 徐茜茜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202205/W020220507286237220959.png

生长发育门诊爆满,13岁1米72的孩子也想打生长激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