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跨越杭州湾的设想不再是纸上谈兵。
没有创新就没有杭州湾跨海大桥。而没有历时10年的前期勘探,也就没有杭州湾大桥的创新。杭州湾大桥指挥部顾问傅涌廷很早就开始参与大桥的前期工作。最近,他为我们讲述了认识杭州湾的过程。
建起第一个气象站
“没准备造桥以前不知道,但真要搞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对杭州湾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傅涌廷说,“比如气象,当时有的都是陆地上的资料,杭州湾上怎么样,查不出。”
傅涌廷自己就吃过苦头。有一次,气象台说杭州湾风力是6级。谁知到了海上,风力竟有9级,船没法开,只能在海上漂。
1998年,宁波专门在杭州湾一个名叫“下王盘岛”的荒岛上建立了自动气象观测站,填补了杭州湾中部气象监测的空白。后来,又在南岸设置了常规气象观测站,在杭州湾北岸设置了60米梯度风气象观测站,为掌握不同高度的风力,给车辆通行管理、桥梁抗风和桥梁挡风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模拟杭州湾潮流
杭州湾大桥建设会不会影响钱江潮景观、乍浦港航道,防潮和排涝太湖南排工程?这些问题都要拿具体数据回答。为此,必须模拟杭州湾潮流做一个水工模型。做模型,就得掌握杭州湾的水下地形和水文资料。
测量水下地形,原理很简单,但在杭州湾却不好操作,因为涨潮时,海面是倾斜的,倾斜的幅度随时在变,用常规方法不行。后来改用测三点的方法才解决。
测流速,18条船同时测18个点。傅涌廷回忆说,农历八月十八大潮时,有预报说台风要来,可如果那天不做,就要再等一年。后来综合分析,判断台风可能会拐弯,这才完成了任务。
惊险的地质测量
“造桥,要打什么桩,打多深,得看地质情况定。过去,杭州湾地质资料也是空白。”傅涌廷说,“杭州湾的地质测量难度很大,好几艘钻探船遇到过危险。”
第一次,一条400吨级的工程船,由于抛锚后海水流向突变,差点翻掉;第二次,一个双体船,钢缆被拖进了船底,绷断了;第三次,搁在滩涂上的工程船单边走沙,幸亏及时砍断了锚链,才没翻。
后来有了经验,把钻机由船中间移到船沿外边。情况不妙时,先撤退。等稳定了,再回来接着干。但滩涂钻探时还发生作业船只被天然气喷发口吞下去的情况,幸好工作人员已及时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