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8日讯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然而,一条路建成后,究竟能给一个地方带来多大的经济回报,恐怕很难计算。临安河桥镇蒲村的村民们却可以脱口而出地告诉你,他们那里最近修的一条路,仅2公里长,每年却可以带来31.3万元的经济回报。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31.3万元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记者跟随一个车队走进蒲村一探究竟。
车还没有进村,路两旁已站满村民。得知邵书记(临安市委书记邵毅)要来,他们早早就站在村口迎候。正因为有邵书记的关怀,核桃林间的这条2公里长的“民心路”得以修建。对于邵毅来说,蒲村的家长里短、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了,刚过完春节,自己便来到这里蹲点。近半年时间里,为了张家冷、李家暖,邵毅已无数次奔走在蒲村的山间田头。
“今年打山核桃你还打算请帮工吗?”“不请了,现在路修到了山脚,不用请帮工挑了,可以用车装了。”……“今年打山核桃的工资涨到200多元一天,好在路修好了,我家至少可以节省一千多元的帮工费哩!”……一下车,邵毅便与村民们攀谈起来。
再过半个月,临安的山核桃即将全面收打。如今,蒲村人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核桃林间新修建的林道给他们带来的莫大好处。蒲村支部书记章建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路通后,按每户平均少用五工活来保守估算,一户人家每年就可以节省1000元,光蒲村313户人家一年就可以节省31.3万元,这是修建林道投入费用的2倍。
说起这条林道,蒲村的老百姓都不会忘记这是“书记蹲点”给大家带来的实惠。今年3月23日,在蒲村进行“蹲点”调研的临安市委书记邵毅来到朱召坞,实地踏看了960多亩的山核桃高产、高效基地。就在这次走访中,邵毅了解到,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该基地还有2公里的林道未能动工兴建,这短短的2公里林道事关7个行政村、400多户核桃农的切身利益。当时正值山核桃春季施肥,只见村民们肩扛背驮,步履艰难地在核桃林间耕作,个个挥汗如雨。邵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当即表示要马上想办法组织实施林道修建。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一条长2.19公里,宽4.5米的标准化林道得以建成。
除了核桃林间那条两公里的“民心路”,蒲村的村民当然还不会忘记,是邵书记让往日那条穿村而过的“龙须沟”——蒲溪重新焕发了往日的光彩。
蒲溪是流经蒲村的唯一一条主河道,是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水源。河道两边的坝岸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防洪能力大大减弱,再加上村民们为了发展经济,在河道两侧的沙丘上种植了经济林,使河道日益堵塞。不但存在防洪隐忧,还使溪流散发出阵阵恶臭,到了夏季,两岸村民只能捂着鼻子过溪。邵毅实地踏看后,要求环保部门立即着手对蒲溪流域实施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堤坝加固1350米,疏浚河道3公里,全部工程预计能在9月30日前全面竣工。现在,只要天气晴好,家住蒲溪畔的陆英兰老人每晚都要到蒲溪桥上乘凉,她摇着扇子感慨道:“现在清爽了,不臭了,看看都舒服啊。”连外村的吕国祥老汉都说:“蒲村变化真大,几天不来,连溪滩都不认得啦。”
近半年来,临安市有关部门也给村里送来了阵阵“春风”。临安市委宣传部、文化局与河桥镇文化站等先后向蒲村老年活动中心赠送各类书籍4000余册,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临安市委组织部、当地镇党委等还与蒲村的7位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看着蒲村的新变化,村党支部书记章建文说:“书记蹲点调研,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更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一件一件做,不光要考虑当前的发展,更要考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深化完善邵书记的蹲点成果,争取在农民增收和打造‘品质蒲村’方面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