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17日讯(记者梁国瑞 杨晓燕 周娜) “想起昨天吕省长作的报告,我就非常兴奋,特别是关于农业工作的‘三个1.8倍’和三个‘明显高于’。”今天下午,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杭州团代表、省农办主任王良仟激动地对记者说,《政府工作报告》让全省所有农业工作人员欢欣鼓舞。
三个“1.8倍”和三个“明显高于”
1月16日,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省长吕祖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五年浙江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这一部分,报告总结了五年来浙江在农村工作中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效。
报告称,过去五年浙江各级财政“三农”投入由179亿元增加到496亿元,增长1.8倍;省财政对欠发达及海岛地区累计转移支付513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8倍;各级财政社会事业支出由383亿元增加到1052亿元,增长1.8倍。
“三个1.8倍令人振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王良仟认为,“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浙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充分体现了浙江构建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的执政方法;充分体现了从全局和战略角度出发,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
过去的成绩值得骄傲,但王良仟更看重三农工作的长远建设。“三个‘明显高于’的表述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政府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决心。”王良仟说。
《政府工作报告》在“2008年的主要工作”这部分里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增量也要明显高于上年,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六个“创新”推进三农工作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上取得重大进展。”《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五年,我省在城乡统筹和改善民生上需落实的工作,作了这样的规划。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具体到‘三农’工作上,就要做好‘六个创新’。”王良仟说。
这“六个创新”是: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平台,不断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新门路;创新村庄整治建设方法,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创新农村社会建设载体,进一步解决农村民生难题;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创新城乡发展机制体制,建立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