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代表委员博客    
·林红:被孩子“引”着成长
·王良仟: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吴建荣:中国动漫的明天会更好
·钟天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肖锋:“公路”姓公
·蔡秀军:看病不能成为心中的痛
议案提案扫描
·用法规为人民调解“撑腰”
·在港口建设中引入民营机制
·双管齐下化解医患矛盾
·促进灵江流域平衡发展
·警惕环境污染“下乡上山”
·古村落期待重获“新生”
图说两会
赵洪祝参加杭州代表团审议
赵洪祝参加杭州代表团审议
共饮一江水 同议一话题
共饮一江水 同议一话题
政协委员林东做客本网
政协委员林东做客本网
省市主席“抢”话筒
省市主席“抢”话筒
政协委员牵挂民工回家
政协委员牵挂民工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8浙江两会 > 媒体集萃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美好图景 感召浙江 对浙江现代化目标的解读

  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这是一句曾经让一代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上世纪60年代,这句话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激励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动力源泉。

  时轮滚滚,碾过半个世纪。今天,当浙江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加快构建和谐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写入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时,此“现代化”较之前者,其内涵已发生了深刻变迁。

  50年,青葱少年渐白头;50年,祖国沧桑历尽,正走在富强之路上;50年,基本现代化的图景日渐清晰。

  现代化,步履坚实

  5年前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中,浙江也排名靠前。按照学者一般的分类,“第一次现代化”以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为主要特征,又称为“经典现代化”,其中又分为起步、发展、成熟、完成这几个阶段,当时的浙江,已被评价为进入成熟期。

  去年,一份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让浙江人民精神一振。这份报告以2005年作为统计数据,第一次现代化的10项指标中,浙江有8项达标,位列全国前列。

  5年间,浙江在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硕果累累,《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些数据:GDP以平均每年12.7%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率由51.9%提高到57.2%;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5.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分别提高11.4%和18个百分点……,无疑,现代化的基石已更扎实。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浙江对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脉络清晰可见,而在一些领域,浙江人想得更远,早一步向第二次现代化迈进。报告中提到,进一步探索具有浙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探索具有浙江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构建资源管理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的描述,都与第二次现代化即以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才、知识作为主要贡献的主要特征相吻合。

  “浙江实现基本现代化还要多久,这个时间表恐怕不好说。”省政协委员陈剩勇告诉记者,“但解读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处处可见省政府对于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我毫不怀疑这一天已经很近了。”

  现代化,民生为重

  家住杭州紫荆花路上的陈女士早几年因身体原因辞职,这几年,她感觉看病越来越容易,医保制度越来越“实惠”:两年前,作为非在职职工,她只能享受到大病保险,而去年,凭一张市民证,她就可以在定点医院门诊时享受到医保待遇,不久前她又收到消息,从今年开始,她在任何一家医保单位均可以就诊并享受到医保待遇了。

  陈女士兴奋地说,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充分享有医疗资源,得到完备的医疗服务,不会有人因病致贫,对她而言就是现代化喽。语虽朴素,也为心声。

  让人人享有公共资源,建立健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相衔接的大社保体系,成浙江奔小康、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心”。数据表明,2007年浙江财政民生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量的比重,已从2003年的64.3%提高到67.8%。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不断提高,财政支出增量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标志着浙江财政向“民生财政”的实质转变。而这些财政支出在体现公共财政“普惠”原则的同时,着力向“三农”、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众倾斜,努力使公共财政最大限度地惠及全省人民。

  “什么是现代化?”杭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的徐运昌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这样的生活不就是现代化了吗?”,他认为,现代化就是环境要安定,社会要稳定有序地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要好。

  “着眼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健全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着眼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眼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率先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未来工作的展望,恰好与普通百姓对于现代化的期待相吻合。

  现代化,观念为先

  啥叫现代化?怎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看起来枯燥的问题,省人大代表、临安白沙村书记夏玉云腼腆一笑:“理论知识我不够,我就给你讲讲我们村:群山环抱,满目苍翠,水声潺潺,虫鸟欢鸣,幢幢漂亮的农家小院隐藏在白云深处、青山之间。”夏玉云展开的这番美丽图景,让听者向往无比,“美不美!姚明拍婚纱照就在我们这里。”

  “以前想到农业现代化就是机械现代化。”夏玉云说。可像白沙村这样的山村,地都没几块怎么搞农业机械现代化?村官犯愁,村民也是摸不着头脑,生态和致富好像总是存在矛盾。靠山吃山,树越砍越少,钱袋子也不见饱。90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开始发展起来,村民们开始卖笋干、茶叶和山核桃这些本地特产。“在经历了从卖木头到卖山货,现在我们“卖”的是生态。2003年刚开始搞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要在各家门口搞绿化,村民们不干了,搞绿化还不如原来在门口栽的几颗青菜蒜苗来得实在。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里的农户家门口的凉亭花园可能比家里造房花的钱还要多。”意识先转变的人,已经尝到了甜头。环境好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白沙村以生态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如火如荼,吸引了诸多来自宁、沪、杭等大城市的游客。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观念一变,人成了现代人,村也成了现代村。”夏玉云说。

  基本实现现代化,什么最难?就是观念。浙江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何文炯感触颇多,他认为,现代化有很多内涵,不仅仅是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应该包括人的发展。浙江国际旅游集团员工董乐勤说的更直白,财富固然是一项指标,但现代化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思维的变革。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使浙江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宽裕的省份。而“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上取得重大进展”列入了政府未来主要工作重心。

  “为什么要提文化软实力?就因为如果只有物质没有精神文明,这样的现代化就像个“暴发户”,绝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一位政协委员这样告诉记者,“而浙江一直致力于均衡全面发展,没有‘长短脚’。”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代表委员共话就业大计 创业创新,开拓就业新舞
·代表继续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举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