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0日讯昨天,杭州首批14名援外志愿者们“走出非洲”已经4个多月了,但他们的心似乎没有回来,留在埃塞俄比亚,不仅仅是想法了。
2006年11月1日,他们踏上位于干燥东非的埃塞俄比亚,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
14个人分别是周光明、徐莉、王剑华、王建新、刘子延、童振华、张瑾烽、边阳甫、胡勇军、韩焱、沈陶、郑娟娟、曾国磊和谢峰,他们中有医生、食品工程师、农业专家、计算机工程师、老师。
“希望为当地做点什么。”出发前他们许诺。一年后,他们带给了埃塞人很多东西:技术、技艺、观念,比他们想象的还多。
一年,在他们服务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被悄然改变。
服务期满后,志愿者们收到很多当地中资机构的邀请函,他们面临选择:离开还是留下。14人中有1人没回杭,留在了埃塞,还有1人正在返回的路上。
是什么让他们从去非洲的志愿者“变心”为长期工作者。
志愿经历如何改变了这14个年轻人?
志愿者边阳甫心态平和了,对病人更耐心了
“除留在埃塞的,其他志愿者都到我家来了,个个像亲人。”昨天,是边阳甫结婚的日子。
他是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到了埃塞,才知道什么叫苦,回国后心态平和了,对病人更耐心了。”边阳甫很感慨。
边阳甫服务的医院是埃塞阿尔巴门奇医院,他是唯一的眼科医生。在阿尔巴门奇,每天可选择的菜只有土豆、番茄和包菜,边阳甫憔悴了。
最让他难以想象的是当地医疗条件的落后程度。阿尔巴门奇医院共有员工260多名,可医生只有8名,医院里只有几种简单的消炎药和盐水。
“一年里我挖了25个眼球。”边阳甫告诉记者这个血淋淋的事实时,眼睛里藏着痛。
“25个,在杭州一年可能都碰不到一个。”他至今难忘一位30岁左右的女病人,用头巾包着左眼,丈夫在旁边不停地为她驱赶苍蝇。
边阳甫打开头巾,吓了一跳:她的左眼眶外吊着一团黑絮样的东西,已化脓,大量绿色分泌物上叮着绿头苍蝇。
病人眼外伤已好几天了,最佳治疗时间已错过,必须住院先控制炎症然后把眼球摘除。
一个9岁男孩右眼被牛顶伤三天后来诊,右眼球血肉模糊,角膜已破裂,还继发感染,已没有任何保留价值。
很多患者因为贫穷,直到非常严重时才上医院。
随时面临感染艾滋危险依然希望重返非洲
由于防护用品不足,边阳甫随时面临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
回国前他全身疼痛,出冷汗,喉咙疼得连水都不能喝。他得了疟疾,幸好,出国时带了抗疟疾药。
“病人一双双渴望的、焦灼的、茫然无助的眼神,这种表情,你看见了,也会心疼。一年的经历是沉甸甸的,生活艰苦,精神压力大。”
边阳甫的博客中,用“艰苦异常但意义重大的美好时光”来总结一年的志愿者生活。
“我还想去非洲,比如参与我省援外的医疗项目,为非洲当地老百姓做点事情,丰富经历。”边阳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