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快刀,剖鱼斩蟹,宛若游龙;一双巧手,女红下厨,样样精通。笔者眼前的阿水生得一副细白面孔,讲话柔声细气,看上去比40出头的实际年龄还“嫩”着几岁,你根本想像不出她是每天泡在水里剥虾、剖鱼,跟水产加工打了多年交道的人。
阿水叫张水娟,3月4日,她被普陀区妇联评为全区十佳好媳妇。
说起阿水,勾山街道施家岙村的男人都会说:“阿水这女人有本事,每年都能挣3万多元钱。”女人则说:“阿水姐人好,不但自己会挣钱,还拉着我们一起挣。”张水娟1996年开始在当时的舟水联做带班组长,2003年又当上了骏华水产的车间主任,现在单是施家岙村跟着她干活的就有百来号人。
张水娟在家也是个好媳妇。2005年5月的一天,婆婆汤秀玉在家不慎摔伤,张水娟得知后放下手上的活带婆婆去医院治病,病情稳定后,婆婆看媳妇工作忙,提出要回自己家养病。张水娟不同意,坚持把婆婆接到家中。她让婆婆住在自己隔壁的房间,方便婆婆使唤。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张水娟的心思都放在婆婆身上,端茶递水,悉心照料。
公公张阿根是施家岙村委会委员。2003年,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刚刚开始,老百姓参保意识不强,张阿根负责收费,深感压力大。张水娟就对张阿根说:“公公,我先交,再一道帮侬去做工作。”连同小叔子一家三口,加上自家3口和公婆,张水娟一下交了8人的保险费。
张水娟的小叔子5年前谈了个三门姑娘,一心想让他找个本地老婆的家里人颇不开心,这时张水娟站出来说:“只要人家姑娘身体好,能吃苦耐劳,孝敬老人就好。”于是亲手张罗起小叔子的婚事。小叔子看在眼里,打心眼里感激嫂子。在舟山人听来,三门人说话难懂,张水娟又鼓励弟媳多听多说舟山话,这样不但方便与人交流,也好尽快找到工作。现在小叔子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妯娌间更是关系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