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部分高校在校内举行招生咨询会,由此拉开了今年沪上高校招生咨询的大幕。北大、清华、浙大等名校,以及一批香港的高校也在沪上大学校园内设摊。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内地高校的招生简章都是出售的,香港高校的招生简章则是免费发放的。(4月20日《解放日报》)
招生简章如同广告,通常广告是不要钱,不论包装再精美,图片再鲜艳都巴不得接受者能够笑纳。可内地招生广告却与众不同,许多大学将招生简章制作成小册子,卖10元一本,越是热门的学院和专业,招生资料卖得越贵,有家长算了笔账:高考志愿表上可以填十几所高校,估计为购买招生资料,至少要花100多元。
当然任何广告都是要花成本,要讲求效益。现实中许多商家能免费的发送,道理很简单,他们深知,在产品质量同等的境地中,谁的产品越被人认知,它的产品越有名望,销售量就越大,其利润也越大,丢掉做广告的小钱赚取大钱,甚为划算。香港高校深谙此道,他们的招生简章不仅厚实,图文并茂,设计精美,而且毫不啬吝,免费派送。在他们看来,招生简章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学校能招收优秀学生就等于企业增效益,就是给学校增了光,添了彩,即便考生最终不一定报考他们学校,但利用这个机会为学校做一番形象推广也是好事,这点成本花得值。
招生简章收与不收费这一细节折射出不同的招生理念,内地一些名牌大学靠得是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把招生信息当作是自身的“专利”。与此相反,香港大学以情感人,似每一个报考生为自己所招的学生,平等相待,自我推销,信息公开,热情服务。收招生简章费用,给人一种生硬感,陌生感,无形中增加了一层隔阂。而不收招生费用,给人一种亲近感,增加了一种亲和力。从近些年的招生态势看,为什么一些学习尖子,舍近求远,舍名求淡,除了享受的待遇不同外,不能不说,内陆一些大学在服务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此细节中可见一斑。
在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都渴望优秀生源,如何能招到优秀的学生,如何能保持名牌大学的声望,从招生简章做法不一的细节中,不能不给人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