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今年八十有二,退休前可是个大法官,还是名自学成才的高级律师。如今,脱离一桩桩剪不断理还乱的婚姻纠纷,袁老在家读读报,写写稿,养养花,散散步,搞搞收藏。对了,还有看看奥运。老人上世纪80年代因为乒乓球成为奥运项目而开始关注奥运会。如今,早就迷上了这体育盛事啦。昨天记者上门拜访,袁老开门迎客。乖乖,八十多了,还精神得很,拉记者坐下,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老夫妻和奥运的故事。
珍藏奥运的报纸,堆得比桌子还高
袁老是个十足的文化人。走进老人的家,看见最多的是书籍和报刊,装饰品都是些瓶瓶罐罐的收藏品。收藏是他的一大爱好,不仅收藏了数百枚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毛主席像章和银元,连报纸也收藏,只要涉及奥运报道,一张都不落下。所收藏的报纸,堆起来比一张桌子还高。
“我订了8份报纸,最近为了奥运会,又买《体坛周报》了。”他扬了扬手中最新的《体坛周报》,笑眯眯地说。“来,给你们看,我把与奥运会有关的报纸都找出来啦。”他一边说,一边从椅子上的一捆报纸中抽出几张塞到我们手中。“这个申奥成功的报道,标题取得很好的;这个是讲中国女排的那场比赛的,与俄罗斯反败为胜的;这个奥运专刊,版面做得多漂亮啊……”袁老一张张地给我们展示他的报纸收藏,一边沉浸在充满激情的回忆里。
趁着袁老把报纸铺开来展示的时候,摄影记者留下了那个瞬间。老爷爷蹲在地上,身前是满地的报纸,他拿着其中一张,说着“中国加油,奥运加油”,中气十足,激情万丈;老婆婆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笑眯眯地看着老伴,嗔怪他兴奋过头了。一对可爱的老夫妻。
四年之约今朝兑现
打赌没什么稀奇的,但这个赌是一对七八十岁高龄的老夫妻在4年前许下的,而且即将兑现,可就稀奇了。
2004年夏天的某日,二老在家里看奥运直播,电视里正在放十米汽步枪的决赛。“我看这个杜丽能赢。”袁老对老伴说。果然,杜丽摘得了中国代表团的雅典首金。“我希望2008年还能看到杜丽夺首金,在我们首都北京。”老人这么期待着。但老伴说,都那么大岁数了,谁知道能不能等到北京奥运会哦。袁老也知道这是个现实问题,不过他还是自信满满地告诉老伴:“能!一定能!只要我们有信心!”那天,这对老夫妻就4年后杜丽能否夺得首金打赌,赌注就是输的人请客吃一顿饭啦。
这看似一个小小赌注,却是老人相亲相爱携手一生的承诺。如今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啦,4年之约即将兑现,老两口还和4年前一样健康,这得益于乐观的心态和三十年如一日的晨间散步。这个八月,他们和上次一样坐在电视机前看奥运,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杜丽能否摘首金,这里面还有那个小小的赌呢。
160岁夫妻追星故事
袁老夫妻今年一个82,一个78,加起来正好是160岁。可这两位老人家,居然也学年轻人,做起了追星族。追谁呢?中国10米气步枪选手杜丽。
“杜丽雅典的时候夺了首金,给后来比赛的中国运动员长了士气啊。”袁老四年前开始关注杜丽,对这个勇夺奥运首金的山东姑娘特别喜欢。说起杜丽,老人有些滔滔不绝,给我们分析起杜丽夺金的对手,还有首金的归属。“这次俄罗斯选手还会是杜丽的对手,上次雅典时惜败于杜丽,这次又卷土重来,实力很强的。”老人虽然这么分析,但还是对自己的偶像充满了信心,“杜丽夺金的希望还是很大的,这个小姑娘很沉着,有勇有谋。而且她的教练是王义夫,名师出高徒嘛。就算没射下首金,胜败乃兵家常事,重在参与嘛!”老人爽朗地笑起来,在他心中冠军俨然已经是杜丽了。
袁老为杜丽写了一首诗,题目是《期盼杜丽摘首金——一对160岁老夫妻的追星故事》,诗里充满了对杜丽的崇拜之情,并祝愿再在北京勇夺首金。他还有两样礼物想送给杜丽,一件是收藏了四十年的毛主席像章,另一件是光绪年间广东省造的龙洋银币。老人说,毛主席当年很重视体育,要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对中国队在雅典位居榜眼,今年冲击冠军,功不可没啊。而银币也很珍贵。“这个银币有两条龙,叫双龙抢宝。你看啊,首金将在举重和射击两个项目的运动员中产生,不就是像双龙抢宝嘛。”袁老分析说,夺首金的压力那么大,不容易的,我们要为她加油鼓劲。
此外,老人托杭报赴北京的记者想办法把礼物带给两位运动员,还有一封亲笔写给杜丽的信。记者将尽力带到,这礼物比不上李嘉诚送黄金的阔气,但却充满了普通老人的一份对奥运和运动员的关怀,一样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