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0字4000元,《现代金报》300字3000元,《舟山日报》600字1000元……这是浙江某高校为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力度而特别设置的奖励。在此政策的鼓励下,暑假开始之后,一些报社和电视台几乎每天都有大学生来电,表达“活动见报上电视”的要求,并寄来了丰富的活动资料。据记者了解,这样的“奖励”在全省高校并非个案。(8月3日《现代金报》)
笔者在主编一家教育杂志,进入暑假后,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各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短消息,但实在没什么好报道的,故总是一删了之。现在才知道,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写这类平时不屑一顾的短消息,原来背后有这样的利益考量在。
此政策的激励效果之大,不仅体现在一字千金的经济效益上,还表现在评先评优的社会效益上。据悉,高校对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非常重视,每年社会实践结束后,各高校都要进行相关的评比,媒体报道成为评优重要标准,浙江、上海有的高校还做出硬性规定,没有见报的项目,就不能参加优秀项目评比。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新闻现象:新闻跑到了事实面前。实践活动尚未开始,大学生就开始向媒体公关了,预约“活动见报”的要求。
显而易见,如此奖励政策只会加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业已存在的浮夸、走形式即做秀的不良现象。社会实践活动沦为做秀早为人所熟知,且很令市民反感。温州市区花柳塘社区主任谢蓉英告诉记者:“上个星期天,温州大学有支叫‘敢为天下先’的暑假实践队伍在中山公园搞活动,贴个海报,拍个照就完事了,做秀味道太浓。”(7月16日浙江在线)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很大部分要归结为此类奖励政策,有此重奖,大学生哪会将功夫用在“诗内”,只会用在“诗外”。这样的重奖政策只会助长社会实践团队的“宣传意识”,促使大学生一门心思放在发稿上。如温州一些大学的团队专门设立通讯员甚至成立公关部,每天负责拍照、写稿,发给有关报纸。一些大学生也毫不讳言:“活动组织者带有功利性,通过媒体曝光,为将来干部提拔、找工作积累资本。”(出处同上)
对此奖励政策将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校不会不知道,但校方之所以照做不误,根本原因就在于“自贪自的肚下门”,旨在借此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学校的著名度。暑假对于高校具有特殊意义,对于正处于招生大战的关键时刻,省市媒体甚至全国级媒体如有报道该校的新闻面世,这对于提高学校声誉及声誉提高后有利于招生的利益权衡,各高校都能掂得一清二楚,故才会不惜血本出台一字千金的重奖政策。要在平时,无论如何不可能制定百字千元的重奖政策。所以我说,这类重奖政策名为奖励学生社会实践,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提高学校的著名度而已。
且不说对那类毫无实际效果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报道予以重奖,只会助长活动的做秀风气,大不应该外,就说将这笔钱拿来用作提高学校的著名度上,也是大大的不妥。堂堂高校居然要借助学生的“豆腐干”习作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而不是靠煌煌的学术专著、专业论文、科研成果赢得声誉,这让人感觉是何等地丧气、可怜!现在,既然看穿了上述重奖政策的花把戏,我等则偏偏这样认定:有关某某高校的“豆腐干”报道越多,就越以为该高校是“孱头”,就越要对其进行脚投票。最后奉劝某些高校,此类抓鸡不着蚀把米的傻事还是少做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