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经历
浙江在线08月08日讯
2001年,桑兰被聘为北京奥运会“申奥大使”。2004年,她又成为了雅典奥运会北京传递的火炬手。2008年,她再次传递火炬并作为中国奥委会官网特约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今天,桑兰将在电视台参与制作一档有关火炬手的专题节目。
忙碌了整整一天,桑兰回到了自己在北京南三环的家中。北京南三环,距离“鸟巢”体育场20公里,作为北京奥运形象大使的桑兰,这几天在20公里的距离中做着“折返跑”,做了多少个,连她自己都数不清楚了。她只知道,这样的折返跑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只会更多,因为奥运会今天开幕了。
晚上11点,累了一天的桑兰,回家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上床休息,但是又想起已经答应给一家报社写一篇关于奥运会的文章,于是打开电脑,用嘴把专用的套子卡在手上,熟练地用她那毫无知觉的手在键盘上敲了起来。没办法,手上的活如果停下来,又不知道几点才能够睡觉,而明天,还有明天的活动等着她呢。
桑兰自己觉得,奥林匹克在她的生命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她自己,则只是普通的一个人罢了。
7月21日,对于桑兰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对于那个黑色的日子,她并不回避,她甚至在有一次无聊的时候拿这个日子到百度里去搜索。搜出的结果让她感到意外——
7月21日也是古代第一届雅典奥运会开幕的日子。
桑兰的生命始终和五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自从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桑兰有不少于70%的时间在北京之外的省市,参加各种各样与奥运和公益有关的活动。
除了西藏、青海、台湾等省市地区之外,七年中,她的轮椅足迹已遍布各地,如果以每趟2000公里的保守数字算,外加多个省市多次来往,柔弱的桑兰坐着轮椅,已为奥运走了6万余公里。
去年夏天,第一次以中国奥委会官网特约记者身份采访世界青年赛艇锦标赛的她,就因为高温导致她受伤9年后第一次被抬上救护车,但带着灿烂微笑的她很快又出现在更多的公益活动中……
现在的桑兰不能再“飞翔”了,但是她还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拼搏着。
桑兰一直以来都有个心愿就是能够见到偶像拳王阿里。因为在她的脑海里无数次地浮现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那一幕感人景像,阿里用颤抖的手举起了奥运圣火,然后缓慢地点燃了主火炬台,全场为他鼓掌欢呼。他是桑兰的榜样。她很想从他那里得到力量,延续自己的体育梦。现在,就是延续她奥运梦的时候。
“8月8日那天,我要去电视台做一档火炬手的节目,开幕式可能没法去现场。”这倒是让桑兰有一些遗憾。
不过已经是北京奥委会官网记者的桑兰,奥运会期间将在央视和一个门户网站主持一档节目。她正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奥运。(0821201)
现实与梦想
这届国家队比1996年我们那时候成熟。
——郑武(浙江篮球元老级人物)
我对中国女排蝉联奥运冠军非常有信心!
——殷茵(前中国女排国家队队员)
我最遗憾的就是没拿到奥运会的冠军。
——王娴(前浙江籍射击运动员)
登上北京奥运会领奖台是吴鹏的梦想。
——李国珍(中国游泳队选手吴鹏妈妈)
李玲有信心我们也有信心。
——李玉英(浙江撑杆跳小将李玲母亲)
每一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注。
——徐木根(浙江赛艇健儿徐东香父亲)
我们在电视机前为源源加油
!——欧凤珍(中国体操代表团浙江籍选手江钰源妈妈)
等朱启南比赛的时候,我会到北京奥运会的比赛现场,为朱启南加油!
——游秀霞(中国射击代表团浙江籍选手朱启南启蒙教练)
我的小孙子已经一岁了,可我儿子还没见过他呢。
——孟张寿(浙江籍赛艇奥运冠军孟关良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