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经历
!diantou!#五月,浙江昆剧团小生演员曾杰被北京奥组委看中,将在奥运会期间进行表演。这两个月,他天天都会去“鸟巢”进行排练。
今天,这个喜悦的日子里,曾杰将在北京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这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演出之一。
“手机没电了,刚才一直在排练,明天上午、下午都要排练,晚上还要演出。”结束在“鸟巢”的开幕式最后一次彩排,浙江昆剧团25岁的“万字辈”小生演员曾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手机充上电后,他给记者发来了短信,这个时候,已经凌晨一点三十分了。
不管前一天睡得多晚,曾杰都会在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吊嗓子、练功,吃完早饭,然后去排练厅,开始一天的排练。
这个浙昆小生已经是北京城里有名的“角”,诸如刘欢、姜文、李宗盛、陆川等都欣赏过他演的厅堂版《牡丹亭》。随着厅堂版《牡丹亭》的成功,曾杰也从偶像派蜕变成了实力派。今年5月,这个幸运的浙昆男小生被北京奥组委相中,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
“不仅可以零距离接触奥运会,我还将进入奥运会的中心地带‘鸟巢’演出。”一说起这些,曾杰就变得无比激动,“没想过,真没想过,比我强的人太多了,老天爷真是眷顾我!”
现在的曾杰依旧过着简单的生活:除了准备厅堂版《牡丹亭》的表演,他还要经常赶去“鸟巢”排练。
奥运不止给曾杰登上世界瞩目舞台的机会,还改变了他,现在他每天会看ABC,学习一下英语。“奥运是中国大事,万一有老外在场馆里问个路什么的,我只有瞪眼睛的份,那太丢人了”,曾杰说。现在公司还专门给他配了一个老师,“规范”他的日常行为。
曾杰在省艺校的同班同学、浙昆同事吴佳告诉记者,曾杰上学时就很刻苦。刚到昆剧团的时候,虽说只是跑龙套,但他从不马虎,一有空就埋头练功、背剧本。“每次演出结束,曾杰都会对自己的表现做一番评价,什么地方演得不够好,哪部分不够投入,下次演出应该注意什么”,吴佳说曾杰的舞台经验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刚开始看见那些明星来看我演出的时候,心里还挺紧张的,后来就慢慢适应了,现在进‘鸟巢’,面对着9万多的观众我也不感到紧张。”曾杰底气十足。
去年5月,在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的推荐下,曾杰从杭州来到北京,出演厅堂版《牡丹亭》中“柳梦梅”一角。据说,他最初被相中演“柳梦梅”,仅仅因为拥有一张俊俏的脸蛋与漂亮的身段。如今,怕是再也没有人这样说了。
汪世瑜告诉记者,厅堂版《牡丹亭》在北京演出的时候,张艺谋等奥运会导演组、音乐组的人曾经来看过他表演的厅堂版“柳梦梅”,对他印象深刻。
接到通知那天,激动不已的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愣了半晌,他才开口说出了第一句话。
在北京的日子,曾杰喜欢骑着自行车到处溜达,看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场馆恢宏竣工,曾杰有了一个梦想——奥运会期间能在现场看一场比赛。“坐在一座鸟巢形的看台上,眼前人山人海,有手持小旗的中国观众,也有大个子、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广播里传来了声音:‘请选手们做好准备,Ready please, everyone!’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这时,刘翔出场了……”曾杰觉得想想都是美的。
曾杰在北京的家离“鸟巢”不远,坐车只要十分钟,但他更喜欢步行。因为这样能随时与奥运亲近——大街小巷都在吟唱着“北京欢迎你”;商场里贴满与奥运有关的招贴画;马路上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热情地给游客指路;连出租车司机也喜欢向乘客介绍北京的风景名胜、历史典故……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在北京,每一个人都为奥运身体力行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曾杰看来,正是这些,展现出北京的奥运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