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周月芬
年龄:69岁
记者印象:谦虚低调,实事求是,不计名利。
人物感言:“人家说我是傻子,但我喜欢做这个(红娘),看到他们一对对走到一起,我自己心里也很开心!”
人们常说,婚姻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顺利地走进婚姻的殿堂。那么,“相亲”这两个字便自然而然出现在了无数待婚待嫁者的生活中。在我们嘉兴,有这样一个人:近四十年来用最原始的方式促成近千对“鸳鸯”。她,就是家住市区的“超级红娘”周月芬周阿姨。
昨天下午,当记者找到周阿姨家的时候,她正靠在床头休息,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因为天气原因显得更加昏暗,“这几天每天晚上都要带人去相亲,有点吃不消了。”周阿姨捋了捋花白的头发解释道。
四十年介绍成功近千对
39年前,在嘉兴冶金厂上班的周月芬机缘巧合下促成了厂里一对青年人的婚姻。
那一年,她才30岁。从此,她就像着了魔一样“迷”上了给别人介绍对象,并一发而不可收拾,一做就是近40年。这些年,周阿姨真可谓“阅人无数”,从市区到各县市,男的、女的,年长的、年轻的,未婚的、丧偶的,“光是介绍成功的就有近千对,还有那几千个没有‘谈成’的男男女女。”
“凡是托我找对象的人,他们的信息我全都记在脑子里,从来没有用笔记过。”话刚说完没几分钟,周阿姨就接到了一个女孩打来的电话,听了对方的信息和要求后,她就理出了头绪:“我这儿有个26岁的部队军人,人挺好的,你看怎么样?”
回顾自己近40年的红娘“事业”,周阿姨说什么样的事她都碰到过了。她曾经为一个身高不高的男孩安排了50次的相亲,还像母亲一样安慰他一定要有信心;曾经帮一名工人介绍对象成功后,还在20年后帮他的孩子牵线搭桥;曾经因为帮几十名军人介绍对象,对连队都“熟络得像是自己家一样”。
“人家说我傻,但我还是要坚持做”
周阿姨家并不富裕,甚至可以用“拮据”来形容,她和儿子、孙子挤在一个屋檐下,家里放下简单的家具后就基本没有什么空间了,走来走去都得侧着身。尽管生活很苦,但做了几十年的红娘,周阿姨从来没有伸手向任何一个人要过一分钱。起初的二十几年里,连新人结婚给她的红包她都不肯接;后来,因为实在承担不了为了联系而产生的每月300多元的话费,她才开始接受新人送上的一份真诚的感谢。
虽然看到介绍成功的一对对自己也跟着乐,但周阿姨也有心酸的时候。有时,被介绍的人相了几次亲都没能成功,往往反过来怪罪这个介绍人“瞎弄弄”。“人家说我傻,但我还是要坚持做,不管他们怎么看、怎么误会……”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周阿姨只能把苦水往肚里咽,告诫自己下次看人要再准一点,“家里人很多是反对的,但我都挺了过来。”
“我还要‘打’到国外去”
别看周阿姨是位70岁的老太太,“跨国婚姻”这样的时髦词语对她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前年,一名33岁的医护人员就在她的介绍下走出国门,当上了日本媳妇,后来还生了个胖小子。
2006年夏天,周阿姨和一位回国探亲的医生聊天时得知,有个45岁的日本人请他帮忙介绍一位中国女士。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周阿姨立马在她脑海的“资料库”里搜索了一遍,最终推荐了一位在市第二医院工作的女士。初次见面,两人就“对上了眼”,半年后便办了婚姻大事。
因为近几年接到很多人想嫁到国外的电话,再加上几次的成功经验,周阿姨对外国“市场”充满了好奇,“接下来,我还要‘打’到国外去。不过一样不会刻意收钱的!”或许是怕引起记者的误会,周阿姨连忙补充说。
找到“接班人”
说起“红娘经”,周阿姨似乎早已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婚姻这个事,既要讲‘缘’,又要讲‘分’。一般来说,我会尽量给双方介绍门当户对的,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大。”因为身体的缘故,周阿姨近几年感到做红娘越来越吃力了。不过周阿姨一点也不着急,她早已把这个美好的“事业”“传”给了邻居陈根娣阿姨,两人已经“合作”了整整10年。
陈阿姨笑称自己和周阿姨两个人是“黄金搭档”:“很多时候,我这儿拿到一个人的择偶信息,她那儿也拿到一个人的信息,两个人一对正好合适,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真可谓“名师出高徒”,10年的时间,陈阿姨也成功介绍了200多对,“我要继续努力,争取青出于蓝胜于蓝,今后超过‘师傅’!”
记者感言:
周阿姨十分低调、谦虚,采访她,记者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开始,她死活不肯接受采访。记者在她家里“软磨硬泡”,最后把她带到社区居委会,才逐渐让她放松“警惕”。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一直让记者多写写坐在她身边的陈阿姨,还说自己“没做什么”。
促成近千对“鸳鸯”,这个对于许多婚介公司来说都很难想象的数字,周月芬用近40年的时间创造出来了。不厌其烦是她的性格,不计名利更是她的品格。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因为她的真心相待和热心牵线,才促成了南湖畔那一段段美丽的爱情佳话。
如果你正在寻找你的另一半,周阿姨和陈阿姨这两位“超级红娘”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他(她)有信心,再怎么难我们也会尽心尽力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