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8月23日讯(通讯员李伟) “奋战三年,全力打造全省中小学防雷安全屏障,为全省近700万师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昨天举行的浙江省中小学防雷减灾示范工程建设现场会上,气象部门和教育部门表示,通过中小学雷电防御工程建设、校园灾害预警接收设施建设、学校防雷减灾应急预案编制演练以及防雷科普宣传教育等四大措施,共同构筑中小学雷电防护安全网。
浙江地处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同时也是雷电灾害频发、重发省份之一。目前浙江8697所中小学校、近700万名在校师生中很大一部分位于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防雷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全省中小学发生雷灾事故18起,其中人身事故2起,引起火灾或爆炸2起,学校建筑较大程度受损3起,计算机及其它电子教学设备受损数百件。
但是,校园建筑防雷设施却很薄弱,检查发现中小学防雷设施隐患率超过80%,师生防雷意识差,自救互救能力也依旧欠缺。
浙江省气象局着力推进中小学防雷减灾示范工程建设,与省教育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和《中小学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就全省中小学校防雷装置设计施工、验收检测、防雷科普教育、防雷安全责任制、雷灾事故调查与报告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全省中小学校防雷工作步入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气象、教育部门还深入学校,赠送各类防雷安全手册、挂图和光碟4万余份,指导开展各种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雷灾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龙泉市地处我省雷暴日最高地区,又是我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县市。为推动全省校园防雷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初,浙江省气象局把龙泉中小学防雷示范工程建设列入了2008年气象为民服务十件实事之一。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龙泉市应建或改建防雷工程的39所中小学校、52幢建筑物已在开学前全面完成了防雷设施施工改造。
据初步统计,截止目前全省各地共投入中小学防雷工程专项资金2360万元,已完成1180所学校的防雷设施改造,并对4576所中小学防雷安全状况进行了普查,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防雷减灾能力。
现场会上,浙江省气象局还当场向龙泉市中小学资助了防雷示范工程建设款50万元,并赠送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读物及光盘500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