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陀区举办了一场渔农民文艺汇演,280名渔农村文艺青年演出了21个节目,台下的普陀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吴萍儿看了连连赞叹:“原生态味十足,演员表演非常有感染力。”吴萍儿说,以前一直都是文艺干部送戏下乡,今后要反过来,让渔农民有机会送戏进城,展示文艺才能。
近年来,普陀区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在政策、经费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注重向渔农村倾斜,鼓励渔农民积极参与文化事业。“以前我们一直把渔农民当作是被动的接受者,演员演什么,群众看什么。而如今,他们成了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文艺节目的创作者。这次文艺汇演就是普陀基层文化建设的一次成果展示。”普陀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文化科科长乐科亮说。
每年100万培训基层文化队伍
普陀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的文化干部有项工作硬指标列入年终考核:每年下乡辅导80小时以上。近年来,普陀每年安排100万元培训经费,主要用于基层文化队伍特别是渔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和培训。目前已培养出146支业余团队、3600多名文艺爱好者。
“培训是免费的,区里每年还会购买一些器具,免费发放给渔农民。”乐科亮介绍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渔农民的文化需求、审美情趣相应提升,在操场上看一台戏或者一场露天电影已无法适应这种需求,或者说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仅仅做一名观众。而培训就是要让渔农民参与其中,学会做“主角”。
7月份,普陀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渔民画协会副会长姜声慧举办了一期培训班,最近又筹划着下乡去看看。几年下来,姜声慧总共下了几次乡、办了多少培训班,连她自己也记不得了。令她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渔民画作者和她成为师生、画友。
市群艺馆一名干部说,以前下乡演戏,群众很少跟演员主动打招呼,现在却常常打电话来:“老师,什么时候过来指导我们排练啊?”去年沙雕节开幕式,500多个群众演员全是普陀本地人,来自渔农村的占了不少。
评选渔农民自己的“文体明星”
吴萍儿说,以前区里排戏到渔农村找演员,好比“抓壮丁”,如今是“抢”着上台,演出热情高得很。其中,文体示范户和文体之家发挥了很大作用。
自2006年起,普陀开展了文体示范户和文体之家评选,每户入围的家庭都要接受严格的调查、考核,必须得有“拿得出手、压得住场”的原创节目。这项“本土明星工程”大大刺激了群众的创作积极性,以生活为素材,创作原生态作品。在演出中,渔具、柴油桶这些渔民非常熟悉的生产工具成了道具或乐器,编排的舞蹈生动再现了昔日的作业场景,别有韵味。
为渔农民提供更大的舞台
如今让普陀的文艺干部拉出一台戏已不是什么难事,现在他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为渔农民提供更好的表演舞台?
渔农村是他们最大的舞台,但吴萍儿认为不能让这些优秀的、原生态的节目埋没在民间,“演员需要观众,渔农民也是”。今后,普陀将更多地为渔农民创造文艺交流、上台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在普陀重大文艺演出中有机会“露脸”,有机会向城市居民、向游客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