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4日讯
9月2日,早报关于防灾知识调查的报道引起了市民的关注,许多人认为,防灾知识教育要从小学抓起。
昨天,记者采访了杭城几所小学后发现,不少学校很重视防灾知识教育,也定期开防灾知识课,但孩子们最缺实用防灾技能和实战演练经验。为了让《开学第一课》更具体化,今天,早报、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人防办将进入小学开设防灾课。
没练过应急疏散
老师心里不踏实
杭州市三墩镇中心小学有2000多名学生,规模比较大。叶懿老师说,平时在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会教孩子们怎么防灾自救,也会不定期播放一些民防知识教育的视频,不过目前还没组织过防灾演习。
“学校共有53个班级,平时出操有一条固定的线路,如果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状况,学校计划就按这个线路进行紧急疏散。”不过,学生们平时全体出操要花七八分钟,慢的时候超过10分钟,如果遇上火灾、地震,这样的速度肯定不行。“学校也一直在考虑要进行模拟演习,初步设想每学期搞1—2次,这肯定要比教课本知识效果更好。”
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80%的小学生说没参加过应急疏散演练。不少老师担心,学校的防灾知识教育仅停留在课本上,一旦有紧急状况,学生和老师心里都不是很有底,很可能会手忙脚乱。
学校想让孩子
多学点实用技能
“我们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模拟疏散演习,向学生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灭火器。”杭州京都教育集团学校京都苑校区的辅导员单老师说,学校一直都很重视防灾教育。经过多次疏散演习之后,现在400多名学生能在3分钟内全部疏散完毕,最快时只需要1分多钟。
虽然定期开展模拟演习,但单老师还是希望学校的防灾知识教育能更深入一些。“由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我们的演习还不是很专业,需要掌握更多的防灾自救和逃生技巧,有了实用技能才能起到避灾避险的效果。这个学期第一天,教育部就要求全国中小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可见这块内容的重要。”
早报请人防办专家
试点讲课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普及实用防灾知识,今天,早报将联合杭州市人防办(民防局)、共青团杭州市委,首次在杭州京都教育集团学校京都苑校区开一堂防空防灾知识和技能课。
这次的主讲是杭州市人防办(民防局)法规处的王勇新处长,他负责杭州市人防和民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很多年,曾经多次在各类高校开过人防知识和技能讲座。
这一堂课大约40分钟,将采用互动的方式,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实用知识。如果效果好,杭州市人防办(民防局)和团市委会考虑在杭城的小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