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鸟巢”的手电筒。
浙江在线9月12日讯 昨天,包括手电筒在内的最后一批6万套北京残奥会闭幕式手持道具和环保袋,正在义乌华一电子有限公司做最后包装,并将于今天发往北京残奥会组委会。至此,该公司中标的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38万只手电筒采购订单画上了圆满句号。“能够拿到所有手电筒订单,进一步说明义乌企业有实力角逐高端市场。”公司总经理黄建华说。
去年11月,黄建华接到北京奥组委营运中心的电话,说因为开闭幕式彩排需要,向他们公司采购1.2万只手电筒。黄建华事后才知道,奥组委营运中心是在经过各方面考察后,认为华一公司生产的手电筒比较专业、性价比也高,所以下了这份订单。
随后,奥组委公布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环保袋、喇叭、手电筒等手持道具的产品设计征集信息。经过数月努力,黄建华和公司主创人员精心设计出十多个样板,参加全国范围的逐层评选。最终,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看中了里面一款蓝底云纹手电筒样板,并在上面签名定稿。
随后,在6月25日举行的竞标会上,华一公司从40多家来自北京、广东、浙江等地的企业中胜出,一举拿下北京夏季奥运会开闭幕式19.2万只手电筒的订单,成为义乌唯一一家奥运会手持道具合作商。
中标后,黄建华作出了主动让利8万元的决定。黄建华说:“北京奥组委一直在提倡节俭办奥运,不论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还是企业主的角度,我都有责任为奥运会做点实事。”
黄建华的主动让利,以及华一公司在兑现标书承诺上的努力,给奥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随后残奥会采购开闭幕式手持道具时,奥组委直接把其中19万只手电筒订单交给了华一公司。
参与竞标时,曾有广东等地的同行对义乌产品的竞争力表示怀疑。对此,黄建华认为,义乌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许多行业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虽然广东等地不乏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但在成本控制和产业配套等方面未必及得上义乌,竞标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