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8日讯
今天,纪念“九一八事变”77周年之际,哈尔滨将举行大型史料画册《世纪呐喊——67位幸存慰安妇实录》的研讨会。该书作者李晓方是一名转业军人(本报2005年7月3日A6版曾做报道),他历时三年,自费踏遍十余省以及韩国等地,寻访二战时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的恶行,记录了67位受害老人的血泪故事。
三年前,在驻浙某部服役的李晓方脱下军装后,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自己寻访幸存慰安妇的道路。在这之前,他实地调查采访了二战期间遭受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攻击的200多位幸存者生不如死的苦难经历,并出版了纪实画册《泣血控诉——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受害幸存者实录》,引发了社会对于细菌战的关注。
谈起为什么会选择慰安妇作为自己调查的主题,李晓方说,2005年的时候,他看到了一篇题为《寻找最后35名中国慰安妇》的报道称,目前国内仅剩下最后的35名慰安妇活在人世。
“看到这条消息后,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如果不把她们苦难的经历记录下来,这段历史也会随着她们一个个离开人世而被人们淡忘。”从此李晓方开始了对于二战慰安妇历史的系统性、抢救性整理。
三年间,李晓方从南向北,自西向东,踏遍了半个中国,寻访幸存的慰安妇。这些老人几乎都散落在边远的村寨,有不少村庄至今没有公路,不能通车,崎岖的山路,泥泞的小道,李晓方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为了节约开销,他经常要在路边搭车,有的时候只能住廉价的小旅馆。
在海南他见到了受害者林爱兰。老人满头银发,非常瘦弱,她两腿弯曲,靠扶着板凳才能艰难地挪动。
“我现在还能记得她抚摸刚刚荣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章时,脸上露出的笑容,那个时刻我的内心涌动着尊敬和敬佩。”李晓方说。
2007年五一节,李晓方来到山西,有6位受害者第一次公开了自己悲惨的经历。他说,这些受害者面对我的镜头都有点紧张,她们从来都没有接受过任何采访,当我告诉她们是为了给她们讨个说法,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日本侵华部队的暴行时,她们才给我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有些老人和家人开始同意接受我的采访,当他赶到老人家里,对方又拒绝了拜访,这样的情形李晓方遇到过不止一次,“我能够理解受害老人及家人的‘出尔反尔’,这么多年,她们把遭受的耻辱埋藏在心里,过平静的生活也许是对她们最好的慰藉。”
李晓方说自己在部队的时候,很少照顾家里,一有假期又外出寻访,这么多年自费调查研究,家中的积蓄早就花的差不多了,妻子、亲人们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他说自己只是想做一些事情,在许许多多人的努力下,铭记历史,这不仅抚慰了当年受害的生者和逝者,也警示了今人和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