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盐县武原镇长邮路的家里,碰上了今年毕业于长春大学音乐表演系的朱徐娜,她也是浙江省第一个音乐本科生毕业的盲人,近日她刚从法国和平艺术节演出回来。回来后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可是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如愿……
短信她能收发自如
在前往朱徐娜家的路上,为了确认地址,一直用手机跟她发短信保持联系。在联系的同时,一个大大的问号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一个盲人就算能发短信,可是她怎么阅读短信呢?难道是她的家人帮忙看、帮忙发?
在她家楼下老远就能听到清亮的歌声,遇上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秀美的女孩儿,如果偶然在街上看到,看不出这是一个盲人。
忍不住问起她怎么发的短信。她笑着说:“当然是我自己发的了。”也许是对旁人的疑惑习惯了,她刚说完,就自如地走到电脑前,展示给我们看。原来,她的手机安装了一个读屏软件,再连接到喇叭上,这样一来,就可以让电脑把短信内容读出来,再凭借着对手机键盘的熟悉和读屏软件来回发短信。这种软件的读屏速度可以调节。朱徐娜把速度调得很快,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听懂喇叭里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而她自己却可以靠着这种非同一般的读屏速度和我们正常人一样使用手机。
正聊着,突然又听到QQ里那熟悉的“嘀嘀嘀”声。只见朱徐娜熟练地将窗口打开,迅速地聊了起来。“你这样操作电脑,是跟我们完全一样的呀!”对于我们的惊奇,朱徐娜俏皮地回答:“有时候可能比你们更快呢。”
屡创奇迹的音乐女孩
在25年的黑暗世界中,朱徐娜早已习惯和熟悉一切便于联系外界的方式。
1984年,刚出生的小徐娜就因患先天性视神经萎缩而失明。7岁时,小徐娜首度登台,就以一段越剧清唱《桑园访妻》获得了镇上家庭卡拉OK比赛的二等奖。从此,音乐成了引领她穿透黑暗的一盏启明灯。1999年,已在浙江盲童学校就读的朱徐娜,在省首届越剧之友演唱大赛中,以一曲越剧《白蛇传》中的《西湖山水》,征服了评委和上千戏迷观众的心,获得了少儿组金奖。随后,慕名而来的省残疾人艺术团将她收进了大门。再后来,她随团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成为省残疾人艺术团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其间,还赴香港、台湾参加全世界残疾人参加的“世界蒲公英艺术节”,作为浙江省唯一盲童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盲童文学》创刊百期活动。
毕业时她开了个人音乐会
2004年夏天,在省盲校的首届职高毕业典礼上,一个文静、瘦弱的姑娘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20岁的海盐姑娘朱徐娜不仅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成为该校首届12名职高毕业生之一,而且同时收到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表演系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浙江省第一位盲人音乐本科生。
因为是第一位,她在学习上也碰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说,因为我是全盲的。而老师是根据普通的音乐课本上课的,而且这些课本都没盲文版本,小徐娜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来,4年的大学生活中,她记了40多本笔记本。特别是练习钢琴的时候,由于盲文乐谱奇缺,老师总是念一句乐谱,徐娜就翻译成一句盲文,再由老师手把手地反复辅导指法,正常人几个小时可以学会的一段曲子,她往往要学上好几天。
在毕业的时候,朱徐娜以一场个人音乐会的方式给浙江首个音乐本科生的4年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整整一个小时的音乐会,她一口气演唱了8首歌曲、2首戏曲等,获得满堂喝彩。她说:“个人音乐会的成功,给了我坚持走音乐之路的信心。”
我只是不想离开音乐
朱徐娜说:“我的愿望是毕业后回校任教。”可如今,大学毕业了,现实并没有她的愿望那么美好。
她去过盲校求职,盲校领导虽然觉得她很优秀,却告诉她没有教师资格证不能任教。更令她难过的是,作为一个盲人,她根本无法考取教师资格证。她也去了其他一些单位,但听说是盲人,大多婉言谢绝了。
之后,她找到残联机构。他们则推荐徐娜去做推拿,理由是:盲人做推拿,社会认可度高,而且报酬也很不错。对此,朱徐娜坦言,虽然自己学过推拿,也不是不愿意做,但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份与音乐有关的工作。“我最大的愿望是一生能与音乐相伴,希望社会能给我们盲人这样的机会。”她说。现在,朱徐娜还坚持每天下午练声、练歌。她坚信只要有恒心,一定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