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7日讯 都说十月怀胎。来杭打工的25岁安徽妹袁凤丹已千辛万苦怀胎8个月了,在她欣喜地期盼孩子降生的时候,死神却向她悄悄伸出魔爪:因为心脏的“四道门”关闭不全,她的心脏已开始衰竭。“如果再晚来一个星期,即使神医也无力回天,她和孩子都可能保不住了。”为她剖腹产接生的医生想到这段“冒险历程”,也是心有余悸。
但袁凤丹母子真的很幸运。因为她的心脏里4个瓣膜都出现严重问题,怀孕期间,她只能坐着睡觉,就这样在医院睡了大半年。国庆前夕,她终于坚持到了怀孕34周,生下一个健康宝宝。
昨天,一边给出生刚13天的儿子喂奶,一边和记者聊天,袁凤丹的话语间是止不住漫溢出来的幸福快乐。她对儿子的爱,超越了对于心脏病的恐惧,为了给儿子哺乳,她甚至没有服用医院配来的药——尽管,医生曾经叮嘱:身体稍一恢复,就必须尽早进行心脏换瓣手术,否则,发生心脏意外的几率会非常高。
这样的心脏病患者不易怀孕
9月22日,袁凤丹来到杭州市二医院,要求提前生产,“我有心脏病,怀孕3个月起,就没躺下睡过……”
妇产科医生赶紧为她进行心脏B超检查,结果让医生吓了一跳:“是风湿性心脏并联合瓣膜病。她的4个心脏瓣膜,没有一个好的,心脏衰竭的症状已经出现,如果迟来一周,可能母子不保。”
人的心脏共有4个瓣膜,控制着流入心脏里的血液有规律地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但心脏瓣膜发生问题后,会出现瓣膜打不开或者关不严,使得血液在心室心房内反复来回流动,导致心脏负荷增加,甚至引起心脏功能衰竭。
一般而言,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的妇女,医生都会建议积极有效地治疗后再怀孕;即便怀孕,为了防止孕期危险,也不建议继续妊娠。
躺下就气急只能趴着睡
然而,袁凤丹却奇迹般地坚持了下来:“婚前体检时,老家的医生告诉我有心脏病,但不影响怀孕。结婚没多久,我就怀孕了,家里人都很开心,为了让我好好养胎,家人甚至劝我辞去了在杭州钱江小商品市场卖服装的工作,安心在家休息。前两个月,我感觉一切挺好。”
“3个多月时,躺下睡觉我就会气急、咳嗽,我只能坐在椅子、沙发上,或趴在床上睡觉,那时还没意识到是心脏病的缘故。”
“4个多月时,我上下楼梯都有点吃力了,检查才发现心脏病有点严重,医生说,随着胎儿增大,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有危险。父母劝我放弃这个孩子,可是,我舍不得,已经坚持了1个多月了,我想,咬咬牙,就过去了。这一咬牙,就是5个多月……”
防手术意外满屋医生随时上阵
袁凤丹入院第2天,杭州市二医院就立刻组织了全院大会诊,妇产科、心内科、儿科、麻醉科主任悉数到齐,医院副院长、杭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张邢炜亲自主持。
“当时,可以说是情况危急。”张邢炜说,“随着胎儿的发育长大,孕妇心脏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入院时有了心力衰竭的表现,可以说是心脏已在‘报警’了,再拖延下去,极易出现全心衰竭,危及生命。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不手术,母子都有危险。”
袁凤丹对这些还不知情——医生怕增加她的心理负担,一直没告诉她,只是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准备血液以备输血、全程心电监护、术前抗心衰治疗……
直到24日进了手术室,她才感觉到了压力:“手术室里有10多个人,满满当当的,光妇产科医生就来了3个;麻醉科主任也亲自上阵;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心内科、儿科的医生也都来了,一路陪着我手术,就怕出现一点意外。”
“手术看起来很危险,但因为我们考虑到了所有的意外,做了所有的预防措施,所以,一切顺利。”张邢炜回忆,“可是,这样的病人,我们还是不希望再看到,因为,稍有意外,就无法挽回了。”
儿子呱呱坠地;袁凤丹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被迅速送往心内科病房进行抗心衰治疗,成功度过了术后72小时的危险期。对她的病情懵里懵懂的丈夫,这时还有些迷糊:“不是生孩子么,心内科医生到妇产科看看就好,为什么要转过去?”医生反复解释后,他才感觉到了一丝后怕:“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幸好,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