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老手艺濒临失传“种文化”让其重获新生

  浙江在线11月17日讯  淳安王阜乡王阜村村民王凤珠的八都麻绣、乐清象阳镇寺前村村民金钱妹的细纹刻纸、南浔石淳镇石淳村刘金凤大妈的蚕花……今天,浙江展览馆充满了清新的泥土气息,正在这里进行的浙江“千镇万村种文化”民间民俗工艺品展示活动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的杭城市民,在“种文化”中重新焕发出生命力的浙江民间工艺作品在省城大放光彩。

  浙江农村两年前掀起的农民“种文化”活动培养了一大批草根艺术家,不仅丰富了新农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和谐新家园和乡风文明的建设。此次参展的全省11个市的111项民间手工技艺的1500余件作品,绝大多数是我省农民在这两年“种文化”中创作的,涉及雕刻、剪纸、刺绣、染织、编织、灯彩等数十个民间手工艺品类,品种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不乏精品力作。

  今天上午,每一个走进民间工艺展示活动温州馆的观众无不被展厅中间的乐清首饰龙所吸引,首饰龙有四层,每一层的两侧有打铁、锯木、打稻等农村生活的场景再现,两头则是“太白醉酒”等一个个民间故事的生动演绎,并且所有的人物都是动的。第一次看到这么惟妙惟肖的民间工艺作品,观众纷纷拿出手机从各个角度把首饰龙拍了又拍。首饰龙的作者、乐清象阳镇寺前村村民朱观富高兴地说:“以前首饰龙上的人物大多是不会动的,这两年我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人物全都动起来,喜欢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我手头有4个首饰龙的订单。”

  在“种文化”活动中,一批曾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得到挖掘和拯救。由于渔业生产和海岛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渔用工具、材料的发展变化,嵊泗的许多绳索结一度濒临失传,但在这次“种文化”活动中,渔用绳索结的手工技艺得到了传承和推广。嵊泗县黄龙乡渔民刘友九能打出近百种绳索结,前几年他非常担心这门技艺会失传。今年已75岁的刘老伯高兴地说,现在他再也没有这种担心了,已经有近百人跟他学习打绳索结的技艺,并且研发出了10余种不同类型的绳索结工艺品,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

  《橘乡风采》、《和谐家园》、《乡村新事》……一幅幅以反映30年衢州市柯城农村变化为题材的农民画,也吸引了许多前来观展的市民。杭州市民吴晓华在仔细欣赏了农民画后说:“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农民画,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农民朋友不简单。”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郑利民说,以前作画只是村里的几位老年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画几张挂在家里,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自从开展“种文化”活动以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余东农民画协会开设免费农民画培训班、组织参加农民画艺术节等活动,使余东农民画不仅在当地蓬勃发展起来,并且开始走向市场……

  带着泥土芬芳的民间工艺在杭城市民中得到共鸣。“这三个‘福’、‘禄’、‘寿’的木雕,还有这个‘老鼠’的,我都要了……”在温州乐清黄杨木雕的摊位前,前来观展的杭州虞阿姨看看这个比比那个,喜欢得不得了,干脆把4个木雕手工艺品都买下了。虞阿姨说:“我比较喜欢木雕,但是像这样由农民雕刻的黄杨木雕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千镇万村种文化”庆典上温州文化果飘香西湖畔
·“种文化”成果进城 杭州吴山广场绽放乡土文化
·大投入、好待遇吸引海宁大批青年回村“种文化”
·嘉兴农民载歌载舞“种文化”新田歌迅速走红 
·展示“种文化”成果——富阳农民邀你跳支舞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