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动态报道 | 在线访谈 | 学习体会 | 科学发展在身边 | 时代先锋 | 中央精神 | 高层论述 | 评论文章 | 学习读本
·紧扣科学发展主题 扎实搞好分析检查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薪火相传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精英掌门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楚材晋用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精神突围
点击“网友上传”进入投稿平台,按提示操作,发送至浙江新闻频道,标题请注明“学习体会”。
赵洪祝对话网友
回应网络对“杨湘洪事件”的关注
吕祖善对话网友
在危机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夏宝龙对话网友
一个地方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
·第一部分 前言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四部分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五部分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六部分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第七部分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第八部分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动态报道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温州率先突围的新优势:优势,创新举措的突围活力

   浙江在线05月11日讯 突围,温州的优势基础在哪里?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个问题成了温州上下的必答题。

  在这个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讲究“比实力、比优势”的特殊时期,谁抓住了机遇,早一步积蓄了新优势,谁就抓住了发展的新空间、新市场。

  今年三月的全国“两会”上,面对英国路透社记者的提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占维曾如此回应:“困难是从来不会平均分摊的,只要你的办法多、竞争力强,那你‘分’到的困难也就少,所以我对温州的民营企业充满信心!”

  当前,温州率先突围的新优势正在不断形成,沿海产业带建设不断推进,土地瓶颈制约得以破解;大都市区建设战略全面实施,区位优势不断显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正是这些新优势,为温州率先突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优势,

  来自于沿海产业带

  ——如今看来,沿海产业带建设正成为奠定温州转“危”为“机”的新根基,是温州经济“弯道超车”的坚实保障,更是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率先跑出线的资本。

  越是经济低谷,一个地区、一家企业承受的各种压力会越多、越大,但也会出现更多的发展机遇。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是温州抓投入、抓建设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去年年初,爆发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引起大家重视时,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事关未来发展的沿海产业带建设,给温州的发展和建设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以此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从去年年初全面启动,到今年产业带建设全面推进,去年这一年精心筹划,我们看到的是沿海产业带从规划蓝图逐步变为实质性建设的历程。

  筹划之早、立意之远、规划之精、重视之大,成为全市上下对全面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最直接的感受。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先导,也为温州应对后来的时局之变提前布了一个战略棋。

  有的时候,抓不抓得住机遇,就看你会不会比别人想到早些、能不能比别人走得快些。

  全面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的这个过程,是温州把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胆构想变成现实。这源自于对温州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成功与不足的深刻思考,源自于一代又一代温州人对开发海洋、利用海涂的经验积累,更源自于多年酝酿筹划、反复论证研判的科学基础。

  这个过程,是我们应对时局的一次大胆突破。从中,我们看到的是温州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行动,看到的是温州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潜力。

  这个过程,也是检验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的一块试金石。从中,我们看到了沿海地方干部和群众顾全大局、关心支持重点建设的实际行动,看到了工程建设者们冒严寒、战酷暑、克时艰的动人场景。

  在国家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头3个月,沿海产业带已完成“招拍挂”地块300亩,并发布了2400多亩产业地块“招拍挂”预公告,全年将推出8000亩工业用地。目前已有30家企业确定投资意向,投资项目有电气、太阳能等高科技产业。

  优势,

  来自于大都市区建设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还在于其拥有隐藏在各种资源背后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温州独特的区域优势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新优势。

  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了浙江温州、广东潮汕、江西赣州等相邻地区。有关专家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又一增长点。

  温福铁路已于3月8日全线铺轨贯通,这意味着温福时空将被压缩成2小时。对接海西,温州就此提速。

  与此同时,去年9月,国务院正式确认温州为“长三角城市”,还指名要温州加快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即将开通的温台海运直航,也将让温州优势更加凸显,因为状元岙港是我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

  处于海西、长三角、台湾的三个区域的交汇点,温州坐拥独特区位。城市资源是城市竞争优势最直接的来源,但只有关键资源才能带来城市的竞争优势。专家称,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温州新一轮发展所需的区域环境新优势。

  改革开放前,温州只是当时中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很多温州企业家感叹:三十年前,温州可利用的自然资源那么少、国家投入那么少、交通条件那么差,温州都发展起来了。如今,温州区位条件已有这么大的改善,怎能不铆足了劲去发展呢!

  瓯江口开发、深水港建设继续推进;甬台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的规划建设,一个全国交通枢纽城市正在形成;

  乐清、瑞安副中心城市建设正在快步推进,加快了柳市、塘下、瓯北、鳌江、龙港等22个重点镇培育建设成为小城市的进程;

  做精新城片和滨江商务区建设,同时加快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瓯江口区域、温州生态园等区块建设,正在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温州正在通过实施大都市区推进战略,不仅要成为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并且要在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发挥重要作用。

  优势,

  来自于转型升级

  ——危机往往是新生的开始。温州产业勇于面对困难,也敢于正视发展中的短板,纷纷加快转型升级。所有这些都是在为温州产业的明天聚集起新的后发力。

  一百多年来,世界先后发生过多次经济危机,历史证明,凡是善于迎难而上、依靠锐意创新的国家和企业,都能很快摆脱危机并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困难面前,走进温州产业,我们看到了一幕幕转型升级的大篇章:

  在泵阀业,开始进入高压高温的石油化工、天然气等行业;

  在鞋服业,法派、奥奔妮、伸迪、婉甸、泰马鞋业、泰力实业等八家核心企业共同投资组建,将吸纳100多家本地优秀生产制造企业作为产品联盟协作企业,抱团打造“优衣派”;

  在汽配业,由生产汽车低档零件向高档零部件和专用车、房车等整车产品发展;

  在电器业,低压电器行业逐步向生产低中高压成套装备转变,并向风能、太阳能等产业发展;华仪电气的风能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将带来产值1.7倍的增长幅度;正泰集团的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下线……市委市政府根据风能、太阳能等产业十分看好的前景,全面作出部署,打一场科技革命和能源革命战,要将温州建成全国前三位的风机制造基地和太阳能制造重要基地。

  特色优势产业正在提升,新产业开始崛起。这些举动,是温州产业在市场、应对危机的自觉选择。

  温州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正是在一次次机制创新中,温州实现了跨越发展;正是在一次次战胜困难中,温州经济得以不断发展和提升。

  如今,很多温州产业在倒逼中努力摆脱低要素价格、高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加快了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身,创造新的发展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后发力正在强劲提升。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温州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取得实效
·温州炼乳销量全国称雄 占全国市场70%以上
·楼市成交面积继续攀升 温州增幅全国最高
·夏日将至 温州街头有人兜售“透视眼镜”
·温州杭州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涨幅环比全国前三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