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6日讯
旅游业是衢江区重点发展的服务产业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我区旅游业总收入已达5.64亿元,占全区GDP的9.04%。近年来,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成为衢江区旅游业又一亮点。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衢江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打造农家乐品牌特色,推进农家乐乡村游又好又快发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衢江区农家乐起源于天脊龙门景区入口处的下呈村,当时主要是以接待到天脊龙门景区观光游客的用餐为主。近年来,衢江区依托该区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结合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以建设城郊型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立足景区(点)、村的联动,选择旅游景区(点)所在地的村或生态优势明显的村,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游。
目前,衢江区农家乐形式主要是以景区型、休闲型、体验型和民俗文化型为主,其中,景区型农家乐以黄坛口乡、太真乡农家乐为代表,主要是依托景区丰富的客源开展经营;休闲型农家乐以板固兰花村、茶坪仙人谷等农家乐为代表,主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展经营;体验型农家乐以太阳岛拓展训练、塘湖鱼庄垂钓、九龙神居茶叶采摘加工等农家乐为代表,以让游客参与体验农事活动为目的开展经营;民俗文化型农家乐以大路畲族民俗风情旅游村农家乐为代表,以让游客领略乡村特色民俗风情为目的开展经营。
截止2008年底,衢江区有10个乡镇、24个村发展农家乐经营户198家(其中证照齐全134家),培育农家乐旅游特色村点30个,其中省、市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点)17个,星级农家乐经营户131户(四星级5户、三星级20户、二星级35户、一星级71户),全区农家乐接待游客42.84万人次,占全区游客接待人次的33.73%,农家乐经营收入1458.7万元,直接从业人员619人,间接从业人员2028人。大洲镇大路畲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村和板固兰花村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旅游特色村。
一、加强引导,促进农家乐乡村游可持续性发展
农家乐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惠农产业,它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引导。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形成合理布局。2007年1月4日,省政府为了规范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专门下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07〕1号)的文件,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我们要以此为依据,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原则,开展科学规划,衢北以太真、双桥和灰坪等乡镇为中心,以红色、探险、休闲游为主题,辐射周边村落;衢中以莲花、全旺、大洲、后溪等乡镇为中心,以人文、民俗、体验为主题,辐射周边村落;衢南是以黄坛口乡和湖南镇为中心,以观光、休闲为主题,辐射周边村落。同时,要做好与《衢江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积极鼓励发展以体验型、采摘参与型等多种特色的农家乐乡村游。二是加强经营指导,延伸农家乐产业链。根据旅游专家估算,每个乡村旅游点从事餐饮、住宿的农户与相应从事养殖、种植、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的农户比列为2:3。为了延长服务链,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联动效益,有关乡镇和部门要引导农家乐经营户开展农家乐乡村游分工经营,使产业链由本村延伸到无条件从事乡村旅游的村点,形成“一业兴旺、百业联动”的发展格局。三是政策扶持引导,激发乡镇、村提升农家乐的积极性。要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推动农家乐乡村游发展。区政府要出台加强农家乐乡村游建设的政策意见,设立农家乐发展专项资金,对区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从事规模养殖、种植和手工艺品加工的农户给予适当补助;对落户在区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内的旅游项目实行相关优惠政策;对区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举办的特色节庆活动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对被评为省、市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点)的给予奖励;对被评为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的给予奖励。
二、完善设施,助推农家乐乡村游规模化发展
农家乐乡村游的长期健康发展,仅有资源和热情好客的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开发前期进行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当前,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通过项目包装,解决前期开发的资金问题。对已开办农家乐和有一定基础的村点,要重点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定期集中处理,推广“湿地工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要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在农村的使用,加大道路、通讯、水电、停车场、指路牌、指示牌、安全警示牌、污水垃圾处理、美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把这些乡村建设为无障碍旅游村,助推农家乐乡村游规模化发展。
三、加强培训,提升农家乐乡村游整体品位
充分发挥区就业培训中心的作用,将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纳入“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训”内容,根据我区农家乐发展的实际确定培训对象,安排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重点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加强规范服务培训。重点抓好农家乐从业人员烹调、消防、保安、旅游、食品卫生、礼仪等项目的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二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重点是抓好农家乐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镇农家乐服务中心和乡村旅游协会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升农家乐乡村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培训。结合“非遗”普查工作,认真挖掘、总结地方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并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农家乐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提高农家乐乡村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四是加强诚信经营培训。教育农家乐从业人员树立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诚实守信,注重修养,讲求信誉,以优质服务和独具风格的衢江“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
四、挖掘特色,培育农家乐乡村游“农”字品牌
农家特色是农家乐得以生存的基础。农家乐乡村游是以农业、农村、农事作为其主要发展载体,其重点在于一个“农”字。农家乐乡村游要最大程度地保持和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按照“一村一户一品”的发展要求,开发剪纸、刺绣、车马灯、茶灯戏、摇风车、赶牛车、干农活、摘蔬果、鸡毛换糖、滚铁环、踢毽子、下五子棋、丢沙包、跳房子等传统文化项目、农事特色项目和老游戏家常活动项目等,甚至可以利用现有的农家资源建成如墙上蔬菜博物馆、传统农具展览馆、农家畜禽动物园等项目,增强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丰富农家乐旅游的内涵,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同时,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通过对水果、花卉、土鸡、土鸭等农村产品进行包装、注册商标,做好部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推出一系列具有农村特色的旅游小商品,以满足游客“吃、住、娱、购”一条龙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