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松阳县以“社会化”齐抓共管为方向,以“阵地化”定点管控为基础,以“信息化”资源共享为依托,积极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截至目前,该县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3961人,出租房屋6418户,登记率均达到90%以上。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在松阳视察平安工作时,对该县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社会化”齐抓共管,统筹流动人口管理力量
组建流动人口管理专职协管队伍。组建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配备电脑、照相机等暂住人口采集设备。同时,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确保协管员的绩效奖金、各类保险金等必要经费,激发协管员工作热情。目前,该县7个基层派出所、县城六大社区均有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负责开展走访登记工作。
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民警全员参与制。建立公安民警全员参与制,将广大一线民警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内容,结合日常走访、案件办理、巡逻执勤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广泛采集流动人口的一切相关人员、物品和交往信息,及时分析、研断,不断强化民警流动人口管理等基础工作。2008年,该县在重要节日、敏感时期组织民警、协管员开展大规模集中统一清查行动9次,出动警力近2000人次,挤压流动人口排查死角。
推行流动人口管理群防群治。该县在流动人口活动频繁、数量较大的西屏、古市两大镇和10余家重点用工企业内部,发动当地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社区群众,企业负责人、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组建了16支社区(企业)群防群治队伍,协助责任区民警、协管员开展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当前,活跃在该县各社区、村镇、厂矿的群防群治力量已达到1000多人。
部门共同参与流动人口管理。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协调例会制,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公安、司法、计生、社保、教育、税务、村(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召开例会,互通工作情况,共享工作信息,研究工作措施。制定《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等系列优惠政策,实行外来民工子弟就近上学,进一步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环境,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共创“和谐松阳”的热情。
“阵地化”定点管控,夯实流动人口管理基础
以出租房屋为基地,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坚持“谁出租,谁负责”,通过边宣传边清查登记的形式,明确房屋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法律责任,提高群众防范意识,震慑一些躲藏在出租房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为进一步遏制辖区各类案件的高发势头打下基础。2008年,该县公安机关与辖区各出租户签订治安责任书2400多份,发放《致辖区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和《安全防范温馨提示卡》等资料5800多份。
以用工单位为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落实以用工单位为主要管控口的流动人员管理制度,强化“谁用工,谁负责”意识,由社区综治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组成“协管组织机构”,建立由外来务工人员和业主、业主和社区综治站两级治安责任保证书制度,实现自我参与、自我管理。在用工企业中,专门指定一名流动人口管理员,负责单位内部流动人口的登记、办证工作,并及时上报责任区民警。2008年,该县共与50余家重点用工企业签订了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
以特业场所管理为关键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该县通过强化对餐饮娱乐场所、洗浴、旅馆、网吧、废旧物品收购、二手手机维修、机动车修理等特业场所管理,管控高危流动人口的吃、住、行、销、乐五种阵地,以此发现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人员,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打、防、控能力,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8年,该县开展了9次治安大清查行动,排查特业、重点场所200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56处,发现未办理暂住证人员270多名,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9名。
“信息化”资源共享,打造流动人口管理平台
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升级改造集中建库的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县所有流动人口信息纳入计算机进行“实名、实数、实时”管理,实现联网,信息共享,提高效能。目前,该县已着重搭建餐饮娱乐场所、洗浴、旅馆、废旧物品收购、机动车修理、网吧、典当业、租赁业等阵地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科技手段提高高危流动人口的发现率、控制率和动态信息的利用率。
强化民警网上作战能力。该县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民警网上作战能力抽考测验,形成较完善的技能考核机制。每个民警都能熟练运用打防控信息平台、缉控预警库、搜神等计算机应用软件,形成了公安民警人人能网上信息作战的良好氛围。同时在面向社会招考民警时,有针对性的引进了4名网络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2008年,该县民警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通过率达到100%。
健全信息网络管理制度。该县实行“谁录入、谁负责”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质量把关与维护,每月进行核查,确保登记流动人口信息适时鲜活、准确可靠。目前,该县正在探索实行暂住人口信息登记系统平台前移,让社区工作人员可通过平台随时了解已登记流动人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