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4日讯
龙游县沐尘畲族乡是浙西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景色秀美,民风淳朴,一条清澈的溪流——灵山江由南而北贯穿全境,洋溢着浓浓的畲族风情,流传着丰富的民族文化。9月8日,在与丽水市交界的沐尘畲族乡走访时,马戌口村民三次创业步步登高的故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营杉木梢:七成农户年收入超万元
1982年,山林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模式。1983年7月,村集体办起了“马戌口木材经销公司”,他们买来原本用来当柴火烧的杉木梢,制成小杠棒、锄头柄等坐地出售,吸引了宁波、慈溪客商前来采购,当年就获4万多元的利润。到1985年,田建华、刘国乾、曾金水等20多个村民也做起了小杠棒生意,生意好的有2万元的年利润。到1987年,已有120多个农户经营木材,遂昌县北界、新路湾、应村等地的木材纷纷流入该村。为此,马戌口村不仅开设了信用社分站,还设立了税费代征点年收税费超百万元,全村有70%多的农户掘到了第一桶金,年纯收入超万元。
加工板材:由坐商转向行商
上世纪90年代初,遂昌县北界镇设摊30多个,创办了木材市场。村民们转入北界镇木材市场经商,竟然有80%的摊位被马戌口人占据。精明的马戌口人发现:如果把木材加工成板材等半成品出售,不仅可以提高其附加值,而且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于是,马戌口人相继做起了板材生意,有40多个村民常年外出购加工原材料,20多个本村老板以摊位为点,向金、温、杭、甬、绍、台等省内多个地区推销,收购、加工原材料者的年纯收入平均在2万元以上,而板材经营者的年利润则户均超10万元。村民蔡法金相告,从1989年开始做板材生意,足迹遍布省内各地,生意鼎盛时一年要经销1200多立方米的板材,从事板材生意所获得的纯收入全村人均达3000元以上。
以竹代木:发展循环经济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北界镇附近的木材资源已消耗殆尽,马戌口村有部分老板又进军江山贺村木材市场。随着直销模式的逐步确立,马戌口村的木材营销队伍逐步萎缩,仅剩7个老板在干老本行。原先是香茹种植大户的村支部委员会徐斌,去年5月投资1万元,购置了剖篾机、织篾机,一家4人干起了竹制品加工,专业生产压板篾帘,为本县的众多竹胶板、竹地板生产企业提供原料。一年消化遂昌、金华等的原竹7万余公斤,获纯收入4.5万元。
近几年,马戌口村已发展毛竹1200多亩,有500多个村民从事竹篾帘加工,光织篾机就有110多台,年加工纯收入600多万元,成为衢州东南大门竹加工较兴旺的一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