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5日讯
近日,江山市塘源口乡党委书记施建带领两名副乡长及有关乡村干部翻山越岭,来到海拔700多米的洪福村后洋前山自然村,走家串户,与当地村民一起座谈,宣传下山脱贫优惠政策,及时帮助村民解决在下山脱贫过程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该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为山区群众排好“下山歌舞剧”,唱响“脱贫进行曲”的生动展示。
唱支“山歌”给你听
塘源口乡地处偏僻山区,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薄弱,全乡有近三分之一人口居住在生存环境相当恶劣的高山、深山。为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该乡党委、政府将下山脱贫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对山区村民唱响“下山歌”。
山里的山歌别样好。填好“歌词”。根据江山市新的下山脱贫政策,编印《致全乡人民下山脱贫的公开信》、《下山脱贫政策宣传单》、《下山脱贫办事指南》各2000份,分发给各户。谱好“曲调”。将全乡23个整体搬迁自然村,分成7个片,实行办公室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并列入干部年终考核,定下了全乡合力迎下山的基调。唱好“山歌”。全乡干部每星期都进村入户,或是走访座谈,或是村民小会,或是广播宣传,既有六月份的“下山脱贫宣传活动月”,又有每周的乡村干部联合办公聊脱贫,更有村干部与村民们夜深人静时的月下闲聊,全乡时时回荡下山脱贫的嘹亮“山歌”。
随歌跳起“下山舞”
在后洋前山自然村的动员会现场,2006年就在清泉小区建成新房的当地村民杨江土,也现身说教,动员邻居们早日下山。村民朱德昌激动地说:“党和政府这样关心我们山区农民,我们还是早点离开这样的高山老窝好。”山区群众随着“山歌”,跳起“下山舞”。
针对下山脱贫政策变化,山区群众顾虑多的情况,该乡多点联动,带动全乡合舞。调查定“舞点”。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了全乡下山脱贫户的电子信息库,按“公示、确认、意向、准意向”四类进行分别建档,一旦有宅基地供应信息,就能确保踩准舞点,及时同意向户进行对接。示范带“舞步”。建立了月沟通制度,以熟悉政策的乡村干部为骨干,以先期下山脱贫的农户为先导,动员经济条件好的户到市安置点去,动员经济条件不好的户到中心村去租购老屋,动员低保户到村队集体屋去,动员五保户到乡敬老院去。拆屋圆“舞曲”。动员整体搬迁户按照零星搬迁户的标准先拆后建,让其享受到1000元/人的租金,同时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让下山工作圆满顺利。今年以来,全乡累计有52户203人口离开高山、深山,拆除旧屋42所。
合演“脱贫欢喜剧”
邓作延在入住清泉小区后,立即开了间副食品店,一个月后又娶了媳妇。说起“下山”的好处,他喜不自禁:“下山脱贫好不好,看看我就知道了”。像他一样感受的还有很多,不愿“下山”的王崇才想通了,陈位明、陈位修兄弟俩着急了,后洋前村的村民们主动了,大家都踊跃报名,希望能在全乡的“脱贫欢喜剧”中做个主角。
该乡为合演好“脱贫剧”,动足了心思。全方位规划“剧情布局”。乡领导及下山脱贫办人员先期考察本市清湖、碗窑、上余等乡镇的10多个下山脱贫安置小区,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山脱贫户提供全方位的参考信息,在安置时做到全局考虑。全程式提供“剧勤服务”。从下山脱贫户的分户、申请、审核、公示、供地、拆屋、建房等各个环节都提供了专人全程的保姆式服务,做到土管规划专家来帮忙,下山脱贫行家来指路,安置小区专员来接待。全社会营造“喜剧氛围”。适时对安置户进行培训,让他们加快“转农为工”过程,并与安置小区、住地部门、片区企业一道,携手为他们的务工、开店、办厂提供帮助,加快脱贫步伐。该乡累计已有830户、2898人次公示,其中437户、1594人得到安置,而他们中的20都户人家都已开店,办厂,更多的进入了工厂务工就业,过上了“社区人”的生活。每次回乡,他们总有许多的感触,“幸亏当初下山早,让咱赶上了好时候啊!”(郑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