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发展种养殖业最担心什么?风险。刚开始的时候担心种坏了,养死了;中途担心发病受灾;好不容易丰收了,却又要为销售发愁。因而,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企业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经营模式不仅保障了企业的生产原料,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衢州梅林正广和食品有限公司与农户携手发展养殖业的利益共同体联盟,达到了互利双赢的效果。
经营“门外汉”轻松赚收益
近日,在衢江区上方镇西山根村的养殖基地里,衢州梅林正广和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一只只婴桃谷鸭被装入塑料筐,装上车。一个多小时后,它们就进入位于衢州区沈家的工厂,进入屠宰、清洗、消毒、冷冻等程序。
公司养殖总监徐军介绍,这个养殖基地是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合同后办的一个点。由农户提供场地、鸭舍和人工,其余如鸭苗、饲料、防疫药物、养殖技术等都由公司统一配送,养殖26—28天后,鸭子由公司派车来回收,然后按照料肉比和成活率两个标准,核算出每只鸭的利润,一齐结算给农户。
“公司刚完成了新生产线的建设,日屠宰量达4万只。”徐军说,虽然目前公司在六个县(市、区)都建有生产基地,但日屠宰量只有1万余只,存在很大缺口。所以公司需要广大农户的帮助,增设婴桃谷鸭养殖基地。公司欢迎有意向的农户,参观、咨询,合作发展。
破解生产经营壁垒获双赢
笔者联系了已加入养殖的西山根村农户周民。他和村里其他3户人合伙,与梅林公司签订了1万只养殖量的合同。今年8月,4户人平均每户投入1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月后鸭苗入场。
“主要是风险小,又不用找销路,就像养殖场工人一样。”周民说,他们养了两个月,卖了两批鸭子。算下来,平均每户月收入大概5000元左右。头两个月没经验,他们都是夫妻俩一起守在鸭场里,比较空。接下来,他们打算把规模再扩大点,人不闲着,收入也多。
“‘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公司利用农户的生产原料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农户借助公司获得了市场减少了风险。作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梅林公司的这种生产经营模式是一种双赢。”衢江区扶贫办主任余永宜如是说。
但是,农户在签订此类合同时,务必要综合考量公司的实力、生产的持续性及自身能力,对合同中双方利益的约定要看仔细,不能轻易相信广告宣传。相关人员也作出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