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7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奥赛!曾经环绕着圣洁光芒的五大奥赛(指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以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如今却变成了沾满了铜臭味的“名利场”。
“强烈建议奥赛要在阳光下运作,回归初衷。”省人大代表、瑞安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陈良明昨天提出建议。
奥赛压力比应试教育
还要严重100倍
陈良明是瑞安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儿子一定要参加奥赛的。”一位中考获得高分的学生家长来学校要求,她的理由是:“参加奥赛高考能加20分,甚至可能免试上清华、北大,我儿子从小学、初中都一直为奥赛做准备”。
奥赛在一些家长和学生心理,正成为通往“高考之路”的砝码和捷径。
以瑞安中学为例,有50-60名学生参加奥赛,还有更多学生参加辅导。陈良明无奈地说,为奥赛放弃体育锻炼、兴趣,放弃相关学科的学习,学生们已看做“天经地义”的常理。
奥赛的初衷是使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学生通过参加奥赛培养兴趣特长,通过奥赛,可以选拔出学有专长或其他学科成绩一般而某一学科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为特殊人才提供一条成才之路。
但那闪闪发光的20分高考加分,名牌大学免试入学资格,对学生、家长的引诱力太强。不管有没有余力和兴趣都要来挤挤“奥赛”独木桥。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公布的2009年保送学生公示名单,今年全国通过五大奥赛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不下4000人。
在浙江,北大、清华的招生名额不到200人。
围绕奥赛存在庞大的利益链
近几年,为了开办寒假奥赛班,我省有学校不惜出资100万去请“金牌教练”。
“学校办奥赛班,表面上是素质教育的举措,其实它是走向素质教育的反面。有些学校热衷奥赛班,主要是为了扩大知名度,树品牌,拉生源。”陈良明说。
现在,奥赛已变成每个毛孔都沾染着金钱气息的“怪物”——它已形成利益链条和产业链——教育机构靠办班挣钱,专家、老师靠讲座、上课创收,研究机构靠出奥数教材赚钱,学生把奥赛当成升学的工具。
建议:让中学奥赛回归阳光
陈良明建议,应当让中学奥赛逐步与升学脱钩。在未来三年时间,让奥赛与升学招生“脱钩”,取消高校招生时让奥赛金牌选手免试入学的制度,减少奥赛获奖学生高考加分的幅度,由20分减少到10分。如果奥赛获奖和高考加分、保送名校之间不再画等号,“奥赛热”必然降温。
要禁止以各类奥赛的名义招生组班。规范奥赛的辅导、命题和选拔,为了防止腐败,保证奥赛的公正,行政、纪检部门应参与奥数活动过程的组织、要参与奥赛的监督,让奥赛在阳光下运作。
□记者 洪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