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8日讯正在进行中的“两会”,除了尽心尽职的代表、委员,还有更多的人也在参与。
为了大会顺利进行,那些在寒风冷雨中彻夜值勤的武警、辛勤维持秩序的交警;还有驻地宾馆的服务员、奔波在路上的司机、默默奉献的大会工作人员;那些时刻关注“两会”新闻的年轻学子;那些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议列席人员;还有不停穿梭在各个现场的记者同行们……
1月27日,从0时到24时,我们把镜头对准“两会”内外的这些“配角”。
武警战士——我为两会站岗执勤
零时,结束了一天忙碌的省政协委员浙江宾馆驻地,已变得一片宁静。
武警战士小丁、小马来到各自的岗哨前,与前面两名值勤战士,静悄悄地进行值勤交接任务。动作干净利落,并没有因为深夜人少,而有丝毫懈怠。
零时的浙江宾馆,寒风凛冽。小丁站在岗哨上,身体纹丝不动,眼睛警惕地注意着周边的动静。今年20岁的小丁是一位已服役1年多的江苏籍大学生战士,他告诉记者,为省“两会”值勤站岗特别光荣,战友们都抢着写请战书,要经过层层选拔后,才有机会来执行这一神圣的任务。“我们虽然辛苦,但感到很自豪。”
1时许,一名警官来到小丁面前,关切地嘘寒问暖。省“两会”的每一天,就是在这些不辞艰辛、坚守岗哨的值勤官兵的注视下,安然起步……
交警——我要确保畅通有序
早晨6时,杭州曙光路上行人稀少,西湖交警大队民警凌吉杭早早就站在了自己的岗位上。约两小时后,载有代表、委员的“两会”车辆,将途经曙光路。
凌吉杭负责“把守”曙光路与杭大路路口。他告诉记者,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干扰,又方便“两会”车辆快速通行,大队早在半个月前就制定了方案——提前1小时上岗,对涉及“两会”的执勤路段进行科学管控。
“计划毕竟是静态的,在实际执行中,还会有变数”,凌吉杭说,一旦接到前一个路口传递过来的变化信息,就必须迅速作出反应,以防出现漏洞。
清晨,寒风凛凛,凌吉杭却忙得额头冒汗。这些天,他每天仅有四五个小时睡眠时间,第二天还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司机——我把代表送到会场
早上8时许,省府车队的司机汤永森驾驶柯斯达中巴车,缓缓地从“两会”驻地——浙江百瑞国际大酒店开出,驶向浙江宾馆。
“‘两会’出车,是政治任务,容不得半点差错。”汤永森参加“两会“服务已有10多年。不少司机虽然家就在杭州市区,但都不回家,吃住在代表委员驻地,为代表、委员出行提供全方位服务。
“最要紧的,是确保代表、委员及时赶到会场。”发车前,汤永森已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早上6时半,起床。7时,检查车辆,看油有没有加满,车况如何。随后,给车子做保洁,为代表、委员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环境。准备工作做好后,汤永森匆匆扒一口早饭。7时50分,汤永森发动车子,等候代表、委员们上车。
“两会”期间,省政府车队共有100多位司机,驾驶各种车辆,为省“两会”服务。
列席人员——肩负责任不敢懈怠
上午9时,列席省“两会”的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委员、统战部长梁涌,走进位于杭州百瑞国际大酒店24楼的国际会议厅,列席联组讨论。
昨天,梁涌拿到政府工作报告后,就认认真真地阅读了好几遍,并在自己感兴趣的教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相关部分的内容上作了记录。然而,梁涌仍觉得不够,等找好自己的座位后,还是拿出政府工作报告,一边听别人发言,一边翻阅。
“第一个发言的是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他主要围绕基础教育的发展,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梁涌说,第一个发言人的看法让他深受启发。
“列席政协会议,让我了解到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具体情况,这将有助于我们在本职岗位上更好地开展统战工作。”他说,这是他这两天的最大收获。
记者——我和两会亲密接触
中午12时,我轻轻敲开省人大代表张红良的房间。作为一名大学毕业,新分配来的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两会”的采访报道。
刚刚吃完中饭,本该是休息时间,却发现两位代表都没休息,各自在看手中的材料。“下午还要开会讨论,趁中午的时间再研究一下。”听说我是来采访的,张红良代表拿出这次带来的11个建议,“我是农民代表,之前在农村做了长时间的调研,这次是带着广大农民的建议过来的。大家信任我,我就要认真履行我的职责。”
以前,每逢“两会”,我只能在新闻中看到代表委员,这次,通过跑大会、听小会,采访代表、委员,记者随处可见代表、委员忙碌的身影,亲身感受到他们认真为民履职和参政议政的敬业精神,也真正体会了“两会”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大学生——现场旁听特别骄傲
下午2时,浙江理工大学生活2区6幢,行政管理专业大四学生阮国江正忙着上网浏览《浙江日报》和浙江在线上有关“两会”的新闻。
“这些天,我经常关注‘两会’动态和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昨天,小阮旁听了人代会开幕式,过会儿还要和另外两位同学准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和意见。
从获得省“两会”旁听资格的那一刻起,阮国江就一刻也没有闲过:“经常跟同学交流,听他们对‘两会’的期待。”昨天,他又忙着把自己旁听“两会”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即时在校内网、QQ群以及博客上发表。小阮说:“向大家汇报会议进程,传达‘两会’精神,是我的责任。”
阮国江说:“以前觉得‘两会’离自己挺远,这次能到现场旁听,感觉特别骄傲,特别有主人翁的感觉。”
普通市民——关注新闻期盼实惠
下午5时,记者走进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汤庚佑一家。83岁的汤庚佑老人是一位有着54年党龄的铁路退休工人。
晚饭时间到了,从广播里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汤庚佑在饭桌上高兴地宣布:“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又要提高了!政府没忘记我们这些退休工人啊。”旁边的孙女打趣道:“爷爷,你现在的收入比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还要高呢!”
听到孙女的话,汤庚佑兴奋地谈起了过去。1980年退休的时候,他的退休金是73元,现在他的退休金已经是1500多元了。退休30年,退休金翻了20多倍。“不仅是我,你奶奶现在的‘零花钱’也增加了呢!”汤庚佑指的“零花钱”就是从今年开始,萧山区对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每月发放90元基础养老金。“我们现在就是要保重身体,好好享受政府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农民工——期待安家落户政策
晚上7时,陈爱萍路过之江饭店时,饭店里已灯火通明。3年来,她几乎每天都要路过这里。今天,陈爱萍感到特别温暖,“这些代表都在帮我们说话啊!”她说。
陈爱萍从河北沧州农村随丈夫一起来杭州创业多年,如今是杭州文三路上的一家小超市的营业员,收入虽不算高,但还算稳定。丈夫刘志鹏现在承包了一辆出租车。
去年,陈爱萍结束了多年的“蜗居”生活,在三墩买了一套二手房,夫妻俩还把老家的父母也接过来,在杭州打拼多年,总算有了自己“家”。
陈爱萍对“两会”有很多期盼。她说,杭州的城市变化快,马路宽了,但交通却很拥堵,陈爱萍希望代表、委员能关注群众的交通出行问题。
陈爱萍还有一个烦恼,3岁的儿子快上幼儿园了,但落户仍是问题,她期盼有代表关注他们,给新杭州人一个真正融入城市的机会。
宾馆服务员——今年的生日很特别
“您好!”晚上10时,满脸笑容的张海燕打开大华饭店南3楼的大门,目送两位代表走进大楼。
“我的工作就是为有需要的代表提供帮助。”来自连云港的姑娘张海燕是南3楼的值台服务员,今年是她第二次参加“两会”服务工作。
去年“两会”期间,张海燕负责北楼的客房清扫工作。因服务出色受到客人的表扬。后来,她被调到值班台。在张海燕的当班记录本上,记者看到,从晚上7时上班,帮代表送去多功能插座,调换遥控器电池等,10多件小事均按要求工工整整地记录在本子上。张海燕说,她会把自己服务“两会”的经历,写信告诉远在天津读大学的姐姐,一起分享喜悦。
临行前,张海燕悄悄告诉记者,今天是她21岁的生日。虽然没有生日PARTY,没有鲜花,但她仍然感到很快乐。因为能为“两会”服务,这是一段值得骄傲的人生经历。
值班人员——这里没有下班时间
午夜12时,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总值班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统计明天出席全体会议代表的名单。
记者看到,一间标准房已经被“改装”成临时办公室,墙上贴满大会各驻地的电话,3部“服务热线”不时地响起,角落里铺了一张床,每天有工作人员在这里“守夜”。
“大会特别注重会风,遇到代表请假,我们都要详细了解原因。”5年来,每次大会期间,蔡杭都忙碌在值班室的岗位上,“值班室的工作比较琐碎繁杂,主要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遇到突发情况我们要负责总调度,全力做好为代表服务工作。”
接电话、发通知、统计出席代表人数……这些日子,他们每晚都要忙到凌晨一两时。他们说,省“两会”是全省百姓的大事,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力感到很光荣。
夜已深了,仍坚持在岗位上的不仅是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简报组的人员正在紧张地输入、校对,负责文件分发的工作人员还要去印刷厂取文件,送到各代表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