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劳动力市场,因为无人问津,一名招工的女孩打起了瞌睡。
义乌人力资源市场门口挤满了人
特点篇
新生代农民工倒逼老板改变
老一代农民工,希望加班多赚点钱,新生代农民工(80后、90后),则希望下班后有自己的生活。而他们曾为民工的父辈,也希望孩子有个稍微舒服点的工作。
不愿加班,就意味着工作要通过增加人手和生产线来完成。对老板来说,成本势必增加。
新生代民工为数不少,比如在温州,这部分人占到民工总量的48%。
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理想、需求,逼着老板改善工作条件。
有年轻的农民工问老板:你是什么公司,企业大不大,月薪多少?几个人住一间宿舍?房间里有没有空调、热水器、彩电、独立卫生间以及宽带?甚至还细到了问厂里有没有篮球架。
“老板是被逼的,不这么做,他就招不到人,更谈不上留人。”季建设说,奥康、康奈等知名鞋企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其他中小鞋厂就只好打出“免费吃住一两个月”来吸引求职者。
新生代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希望企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福利待遇,更注重良好的发展空间,具备这样条件的企业才是他们的首选。
外来工开始寻找创业乐土
四天前,记者在义乌劳动力市场门口,看到了一对年轻男女,坐在台阶下躲雨。
这是一对来自安徽蚌埠的夫妻,男的叫沈泽,高中文化;女的叫丁颖,初中文化。6岁的儿子在老家读书,他们坐了8小时汽车,第一次来到义乌,想找份切割玻璃的活,最好是两个人在一起,工钱在2500元以上。
“以前在老家做铝合金窗户生意,人家赊账,经营不下去了。”他们是怀着创业梦想而来,希望在义乌打工,积累一些本钱,学习经验,回去继续开店。
“听说这边创业容易成功,就来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问了问,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没找到对口的。”沈泽夫妻说。
昨天,沈泽说已找到了切割玻璃的工作,明天就去上班。工作地在义亭镇,距离义乌市区较远。“工钱不是很理想,2000元多一点,老婆和我在一起,1500元一个月。再不上班,我们就吃不消了,每晚住小旅馆要25元,还要吃饭。”
许多外来工愿意来义乌,都是把义乌当成了创业的乐土。如今,义乌的本土企业,很多中层都是外来人员。许多外来工已在义乌创业成功,比如义乌农村超市基本是江西人开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工钱并不高,还是有人愿意干,因为含金量高。”
企业青睐夫妻工、姐妹工
企业喜欢招聘夫妻工、姐妹工,一家人在一起,肯干,且比较稳定。
很多企业认为,25岁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分界线。大于这个年龄的,多半开始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上班就认真得多。25岁以下的青年,则贪玩一些。
为了能招到这样的工人,一些企业给员工提供夫妻房、帮助其子女解决入托就学问题,包吃包住,还提供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障。
观点篇
用工荒,慌不慌?
昨天,记者就“用工荒”问题采访了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分管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副局长曹建国。
省内“用工荒”,目前情况怎样?
曹建国:浙江有杭州、宁波、温州、义乌和路桥等几个大型劳动力市场,在全国的影响都比较大。
与往年同期相比,节后第一周,各大市场求职人数减少了20%左右。不过,从第二周开始,外来求职人员开始增加,许多民工是元宵节后才出门。
浙江产业结构还不太合理,以轻纺、制造为主,劳动密集型高,用工量大,经济形势好转,企业用工一时跟不上,现在是缺民工,但长期来讲还很难下结论。
我们不认同“民工荒”的提法,普工只是短(期)缺(乏),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缺。全省真正荒的是技工,普遍缺。
从长远来看,新生劳动力供给量在减少,经济周期复苏,缺人还将持续。不过,通过产业升级,一台机器顶好几个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浙江的用工缺口到底有多大?
曹建国:浙江农民工总数为2800多万,其中外来民工为680万,以本省农民工为主。但进工厂的,多是外来民工。
据央视报道,浙江民工缺口为95万。但我们这个数据没法统计,可能是按照外来农民工的15%测算得出的。
浙江企业工资水平如何?
曹建国:浙江以计件工资为主,很难给出标准答案。以缝纫工为例,从1200元至4000元都有,看熟练程度和加班时间长短,通常熟练工月薪能达到2000元。技术含量高的电工、焊工、修理工能达3000元至4000元。普工工资1500元。
这个薪资水平,比珠三角有竞争力。
民企招工难是什么原因?
曹建国:我们担心的,不是民工数量不够,而是技术不够。
产品升级后,熟练工难找。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未经培训,满足不了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企业尽管开出了三五千元的工钱,依然招不到合适的工人。
多数浙江民企不愿在培训上花钱,宁愿提高工资去别的企业挖熟练工,客观上加剧了工人的流动。
我们提倡企业要有企业文化,通过改善职工待遇,提高职工收入,及时为民工解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问题,来更好地用人和留住人。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做不到。
企业应该怎么做?
曹建国:企业要做的,是转型升级,如何提高技术含量,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加强培训,而不是简单去抢人。
劳动者要做的,是怎样提高技能,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获得更好的报酬。
这是一个劳资双方博弈的过程。
相关
省委书记也关注“用工荒”
春节过后,浙江各地企业订单增多,但许多企业却招不到农民工。在上月下旬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赵洪祝表示,要通过培训来提升农民工素质,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
赵洪祝说,企业出现“用工荒”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外部经济环境转好,二是内地生产企业吸引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三是现在企业急需的技术型人才短缺。
“也就是怎么培训农民工,怎么根据调研现在企业需要怎样的农民工,需要怎样水平的技工、我们怎么培育。另一方面,要推动城市更多地吸纳农民进城就业,促使农民转变成为稳定就业和长久居住的城市市民。”
“一个要给这些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他们一些技能的培训,要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收入,还有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的环境,提供一些配套的服务,让他们安下心来,长久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