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7日讯近日全国连发校园血案后,为防患于未然,杭城学校的保安本周已从头武装到脚。
记者采访发现,熟悉的保安叔叔突然换了这样一身装备,一脸威武立在校门口,不少胆小的孩子倒先吓了一跳。杭州某民办小学三年级女生小蕾奇思妙想:“要是保安叔叔能打扮成圣诞老人就好了,哪怕配上警棍、钢叉,我也不会那么害怕。”
对于保护校园安全的问题,浙江省少先队总辅导员魏慈瑛的建议是,除了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家长和老师还要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教育,进行自护知识学习和自护技能训练。此外,也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
自我保护第一步:
在学校里碰上歹徒,要先护住自己的要害,如果背着书包,就赶紧用书包挡住头和胸。
|

|
自我保护第二步:
瞅准机会,赶紧逃跑,假如歹徒从前门进来,就往后门方向逃。
|
防暴力演习
学生“笑场”了
“孩子非常纯真,他们眼里没有坏人,所以平时非常缺乏安全意识。”魏慈瑛分析说。近日,一些小学专门开展了防暴力演习,结果孩子们看到“歹徒”,一点都不害怕,还笑场了。在南平血案后,杭州江心岛小学进行过一次实验:先让陌生人装成亲戚来接孩子,当即被孩子拒绝;但陌生人以奶奶的名义通过老师转交零食时,孩子毫无戒心地吃了。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魏慈瑛说:“我们要让孩子认识社会,现实社会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好人居多,但也有不法分子搞破坏,所以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例如,遇到陌生人不要跟着走;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等。”
让孩子学习自护知识,对保护他们的安全不但重要,而且行之有效。据了解,团省委、省少工委去年曾开展“平安自护过暑假”等活动,利用暑假组织少年儿童学习居家安全、交通安全、防骗防侵害等基本自护知识和技能。以活动组织较好的温州市为例,2009年青少年学生的意外伤亡人数减少,意外伤亡率同比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