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3日讯昨天是5·12地震两周年纪念日,我省著名气体传感专家王维熙教授,再次动身赶赴四川。
汶川大地震后,网上流传的一篇小学生诗歌,深深震动了这位年近七旬的老科学家。几个月后,一台名为“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的新型仪器在他手中诞生。
这台仪器将对氢气的检验灵敏度提高到千亿分之一,通过观察空气中氢气浓度的变化来预测地震,据称可以在地震前10—40天警示地震的来临。
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很快引起了国家地震局的注意,并在辽宁、山西、四川等地展开测试。地震局专家对检测结果初步表示认可。
此次进川,王维熙教授是要和国家地震局的专家探讨研究仪器通讯和其他设备的改进。
研制地震仪缘起一首诗歌
前天,在杭州超距有限公司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王维熙教授。
王教授至今能够吟颂江苏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周庆艳在汶川地震后创作的诗歌《如果我是地震仪》。
“如果我是地震仪
我一定比张衡的更先进
我会及时预报地震
准确的时间
准确的地点
如果我是地震仪
就不会有小朋友伤亡
不会唱悲伤的歌
小朋友们也不会有失去父母的伤痛……”
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王维熙回忆起2008年5月12日之后的场景。那时,他刚从中国地质大学退休回到杭州。看到电视里满目废墟的情形,经常泪湿眼眶。
地震后第二天,王教授又从广播上听到国家地震局发言人说,地震临震短期预测目前还是个世界性难题,没有特别有效的仪器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实际上,地震前,地表是会有异常情况出现的。”王维熙说,国外有研究表明,震前的10—40天,空气中的氢浓度会明显增加,最大可达正常浓度的610万倍。“这表明氢气的浓度变化与地震活动有密切关系。”
这个情况引起了王维熙的注意。作为国内气体传感的一流专家,早在32年前,王维熙就名震全国。他研制的金膜测汞仪,勘查出我国多个未知的金属、石油、天然气探测点。
“寻找‘可燃冰’的原理,就是在海洋上探测甲烷,这个技术从原理上说,实际上也可以探测氢气。”王维熙说。
同一天,王维熙教授在网上看到了那首《如果我是地震仪》的诗歌。
“我是含着热泪把这首诗看完的,还把原文专门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王维熙说,“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研制出一个地震仪!”
测氢灵敏度达千亿分之一
随后,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领导的支持下,联合杭州超距有限公司,王维熙成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几乎不分昼夜地进行科研攻关。
“累了,我就会想起地震中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哀伤的眼神,能把我从疲劳中挣脱出来,继续埋头工作。”他说。
进行科研的同时,王维熙还向国家863项目递交了一份《关于地震预报的高灵敏氢气在线监测系统研制》的课题申请书。
3个月后,“ATG6118E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新鲜出炉,测氢灵敏度达千亿分之一。
“千亿分之一是个什么概念?假如250节火车皮里装满了花生米,里面只混进了一颗蚕豆,需要一个仪器马上把它检测出来,这个仪器的灵敏度正好是千亿分之一。”王维熙说,他们进行过计算,一节火车皮可以运送50吨花生米,250节就可以运送1.25万吨,也就相当于一千亿粒花生米,从中要找出那唯一的一粒蚕豆,其灵敏度基本就是千亿分之一。
“我们的仪器有这么高的灵敏度,当然能为地震预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了!”王维熙说。
地震仪已在多地实验观测
地震仪刚一出炉,便初露锋芒。
当年10月,王维熙教授就带着新研制的设备前往云南,完成了在云南曲江热水井的仪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高灵敏度氢气地震仪能够测出氢气含量值到0.5ppm,而云南地震局现有仪器检测最小值只到10ppm。
2009年7月17日一直到现在,这个地震仪又在辽宁省地震局锦州沈家台水化站进行了现场实验观测。
同年5月15日至7月12日,又在都江堰虹口汶川断裂带地震测试深孔一号孔进行随钻实测应用。
6月30日2时03分,在距离测试点约68公里的绵竹,发生5.6级地震。该仪器从地震前半个多月开始,便测出连续的高值氢气异常,异常是背景值的200多倍。
据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从德国引进的质谱仪都没有捕捉到当时氢气的异常变化。
今年1月24日,山西万荣和河津交界处发生里氏4.8级地震。4天后,王维熙的设备部署在山西夏县地震台进行短临地震自动监测工作。
2月21日凌晨3点,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等地几百万人听信地震谣言,半夜从家里跑到街头、公园躲避地震灾难。
“但从1月29日至2月22日,部署在我地震台的《痕量氢气浓度传感网短临地震监测系统》没有监测到氢气的异常变化,成功地预测了近期没有地震发生的可能。为政府发布辟谣信息提供了依据。在地震预测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山西夏县地震台的一位负责人说。
专家称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今年2月,浙江省技术经纪人协会在杭州组织召开会议,进行“痕量氢气在线自动分析仪”鉴定会。
由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主任刘耀炜领衔的鉴定委员会认为,王维熙研制的设备对氢气的检测,对比国内外同类仪器,灵敏度提高6个数量级,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具体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属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打破了国外痕量氢气检测高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另外,在地震监测台站及地震科研现场试用表明,仪器稳定,适用性较好,能够满足地震监测与科学研究应用的需求。
专家们认为,该技术已经具备产业化条件,若在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部署以该方法的监测网,则可使我国流体化学地震监测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有利于建立一套比较系统、实用、物理意义明确的地球化学氢气综合地震短临预报指标体系,有效获取我国大陆强震前兆信息。
昨天,记者联系了刘耀炜。他告诉记者,他已和王维熙教授一同前往四川,对安置在那里的设备进行研究测试,对设备的通讯和其他主要方面进行改进。
“如果把它纳入到无线网络,就可以远程遥控。”刘耀炜说,这样,全国各个地震观测点都可以及时获取监测信息,及时预警。
不过,刘耀炜同时也强调,这个地震仪还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测试。“进入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