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9日讯林某,1971年出生,长相一般,面貌朴实,只有在8岁到9岁上过学,之后便几乎没再碰过书本。她会写的字没几个,名字却写得还算工整,因为,每张欠条最后她都要签上落款,林某,某月某日。
一个灵感
她住在苍南县芦蒲镇黄楼下村,在当地,民间流行一种融资方式,称为“标会”,它具有筹措资金和赚取利息双重功能,通过公开比较投标金额高低的方式,由标金最高者获得该次总会款的支配权。
林某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和老公没有固定工作,只是到别人那里接点半成品加工的活在家里做做。工资一般计件,每天最多几十元收入。
他们家没钱,看着身边很多人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她家却无起色,有急用时向别人借钱都借不到,林某心里挺不是滋味。2006年5月,她发现好多人在做标会,有些一个会5万,有些8万,甚至一个会10万元的也有。她没钱入会,却有了一个灵感。
一个圈套
林某见到的这些标会,一般5万元的会,一个月的利息9000元,3万元的会,一个月的利息2800元。她开始向身边一些她认为可以伸手的对象说,我手上有个标会,对方要以成本价转让这个会。
每次,她都会说,那个人生病了,他们家有人死了,老人要买坟什么的。若见对方有些迟疑,她便说,你买了这个会还是做好事,救了别人一家呢。
就这样,阿粉、陈某、胡某等同村的或者邻村的便陆续掉入这个圈套。
第一个买林某的“标会”的是阿粉。林某说,阿粉,我手上有个8万块的会,成本价卖给你,用不了一个月,连本带息就是1万6。那人家里人得了重病,急着去上海治病才卖的,有没兴趣。
阿粉想想,这个生意不吃亏,8万块一转手就能赚1万6的利息,还是做好事,太划算了。阿粉很快就付了钱。她也挺细心,让林某把会单给自己。林某会开张借条,一笔一划写下落款,林某,某月某日。
一个残局
就这样,阿粉渐渐拿出了自己40多万元积蓄,还从姐姐、兄弟、女儿等处借了约43万元,陆续地从林某那里买急着转让的标会。因为每次都能得到丰厚利息,阿粉越来越相信林某。只是她不知道,她拿到的利息其实都是林某自己支付的。
阿粉的被骗故事,同样在陈某、胡某、阿秋等人身上重演。直到今年6月,高额利息压得林某喘不过气,也实在无力支付,阿粉等人才渐渐明白过来。6月17日,阿粉等人把林某拉到了苍南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警方当天便进行立案侦查。
这几年,林某瞒着家人从阿粉等人那里非法获得500多万元收入,但她却没有存款,没有房产等投资。林某说,这些钱都用于支付利息和日常家庭开销了。7月22日,苍南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林某进行批捕。据温州晚报 李玉燕 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