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在义乌从事多年电子产品生意的赵文在杭州滨江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如今,这套住房的房价几乎翻了一番。赵文对这次投资纯粹是“无心插柳”,因为旧村改造,他将一套旧房改成一个店面和三层楼房,他自己居住在顶楼,把每个楼层的住房又改成三个独立单间出租,每年的租金收入大约有28万元,这笔资金存银行回报太低,民间借贷风险太大,在陪朋友杭州看房时,他自己也跟着买了一套。如今三年的房租已经换来一套杭州的房子,几乎不出一分本金的让他体验到了“资本的力量”。
8月6日,义乌市政府首次召开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据了解,义乌将争取2012年让5.3万户农民住上新房,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城运动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着,这意味着未来的两年内,更多的义乌农民有望跟赵文一样住进新房,稳收房租,届时,大量租金现金流将充盈在本就富裕的义乌民间投资市场中。
每年房租收入达20亿元
据悉,义乌新农村建设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实施“小五化”建设到推出全国城乡一体化行动“第一纲要”,再到现在的统筹城乡配套改革,步步领先,已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通过旧村改造形成的“房东经济”成为一个义乌特有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房租收入就高达20亿元。这笔“游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在“旧改”时诞生的百万级农民富翁。
义乌市农办主任傅建民表示,日前,省政府出台意见,规定从今年起至2012年,全省将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00万户。傅建民说,省里下达的任务是4.6万户,但义乌自我加压,争取在2012年,让5.3万户农民住上新房。为此,义乌将确保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的10%左右用于农房改造。同时,进一步加大惠农政策保障。
据了解,接下来义乌还将出台集体建设用地转国有、公寓房进入二级市场登记交易、高层裙楼或标准厂房的红利分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探索高层公寓建设施工许可制和代建制等,不断优化、提升城乡新社区的政策环境和建设水平。
投资成为一种趋势
“我认为优势不仅在于有足够的房租利润的支持,更在于政府保障性政策和科学规划,让我们无后顾之忧,投资心态很放松。”一直想转行的卢巧珍称,做了多年饰品生意,竞争激烈、利润趋薄,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动力了,现在,她最新的想法是把饰品生意交给妹妹做,利用房租租金去做新的项目,基本投向是餐饮或者房产行业。
旧村改造带来的租金视地理位置而定,不过房产本身的价值却基本一路看涨。记者注意到,近几年,义乌房地产投资热潮一直高涨不跌,郊区新开楼盘市场均价已突破14000元/平方米,且“通过关系”或者排队才有机会购得。除此之外,“炒摊”也成了市场经营户“胸有成竹”的投资选择。
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城的几代变迁,“不安分”是义乌商人的本性,“啃老一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型的投资方式开始崭露头角。
一位义乌籍资深投资人士告诉记者,深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灾”阴影尚未散去,民间借贷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资本流动已经偏爱于有契约保障的投资。目前,他正在跟杭州某知名风险投资公司洽谈合作事宜,准备借此投资热潮来临之际,在义乌筹划成立私募基金。至于具体公司名字,他称涉及到两家“风投”的商业利益,不便细说。不过,他透露,这两家公司均是该领导排前几位的公司,在杭州有较高知名度。(每日商报讯 见习记者 施洪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