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0日讯房子交接已5年,地处上海的500多套房子却一直拿不到房产证,300多名温州业主意外发现自己的房子早在2007年,就被房开公司办理了“一幢一证”的手续。而更令他们惊讶的是,房开公司还将他们的房子拿到银行去抵押贷款。
昨天,几名业主代表反映此事,他们希望能尽快拿回自己的房产证。房开公司为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记者多番联系公司负责人,均未回复。
业主质疑:
竣工五年拿不到房产证?
业主戴瑜君说,2003年,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在温州进行展销,称要在上海市松江区采取联建方式建设“上海国际五金电器城”。
“我们当时看中这里有升值空间,便投资进行联建。”戴瑜君称,后来这个“上海国际五金电器城”建成了“沪松五金建材市场”,一楼是店铺,楼上作住宅使用。
房子于2005年竣工。同年,业主们将房屋出租给上海市沪松企业管理公司,再由该公司转租给经营户等人,租期5年。
“我们一直想拿到房产证,否则心里不踏实。”戴瑜君说,但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一直称“办证需要时间,还要排队等候。”这一拖,就是5年。
在业主鲁建善提供的一份《上海房屋联建合同》上,对于房产证有明文规定:“产权为完全产权,一户一证,可自由转让。”同时也对房产证的办理时间作了说明:“甲方(指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在汇总乙方(指业主)提供的资料后的一年内将产权证办理交付乙方。若乙方逾期提供办证资料的,其后果自负。”
业主代表们出示了一张2005年的《房屋交接书》,上面写道:“相关手续已办理,资料已递交。”他们称:“既然都写清资料已递交了,如果还需要什么,我们可以提供,但应该按合同在2006年就办好房产证给我们啊。”
意外发现:
几年前就已申请一幢一证?
直到几个月前,几名业主意外发现了一个“秘密”:“我们听说有10多幢房子已经办下证来了,但都是一幢一证的,而非一户一证,而且房产证握在了房开手里。”业主代表张晓春称:“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打听,这一说法最终得到上海房管部门证实。”
业主们还从上海档案部门拿到了一份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的《请求颁发一幢一证报告》,落款时间为2007年4月13日。
《报告》抬头为“尊敬的松江区房地局领导”,内文称“本项目实际是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为响应政府招商的几百家浙江为主的中小企业建造的……但各企业办理工商、税务、质监、安检及融资等很多环节,各需要相应产证……松江区政府曾为本项目召开多次会议,明确了准许本项目先期先一幢领取一个产证。等日后土地改性完成后,再按每户入驻企业与个人的要求分割到户……恳请贵局准许京都置业本项目每幢颁发一个产证。”
在《报告》下面,盖有“松江区车墩镇人民政府”公章及相关人员批示:“情况属实,请贵局给予支持。”
张晓春称:“如果办一幢一证只是为了经营户办理工商、税务等证件方便,倒也算了,但我们发现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再爆秘密:
拿我们房子去抵押贷款?
随着业主们自行调查的深入,他们更惊讶地发现,房开公司利用这“一幢一证”,竟向银行办理了抵押贷款。
业主们到松江区房管部门打印了《房地产抵押状况信息》,这份《信息》显示,坐落在松江区北松公路6700号(即沪松五金建材市场)的17幢房子,已于2009年11月4日向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松江支行抵押贷款,贷款额度6000万元。
此消息传出,来自温州市区、瑞安、永嘉、乐清等地的300多名业主组成了维权小组。 “房子是我们的,怎么能瞒着大家,拿我们的房子去抵押贷款呢。”业主戴瑜君称,更令他们担心的是,万一房开公司在融资上出现问题,房子作为抵押物被查封了,那广大业主的投资不就成了“空中楼阁”。
“我们与房开公司交涉过,他们说愿意以原价回购房子,当时的房价一平方米也就2000元左右,现在一平方米涨到1万元左右,我们怎么会原价出让呢?”戴瑜君这样说。
眼见与市场的5年租期还有半个月就到期了,沪松五金建材市场已向业主们发出续租的通知,但业主们只期盼早一日拿到属于自己的房产证。
记者调查:
法定代表人一直未接电话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市区温迪路的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在温办事处。在办事处门口,“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的招牌十分醒目。
据一名姓杨的员工介绍,由于该公司在温州的业务不多,目前温州办事处只有两名员工,另外一名员工已经下班了。
记者向这名员工了解“沪松五金建材市场”房产证一事的情况,杨姓工作人员称自己对此事并不知晓:“你还是去找另一位员工吧,她应该比我清楚。”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了该办事处另一名朱姓员工,而她同样表示对此事不清楚:“我们只负责温州地区的相关事项,这个事情是在上海发生的,你还是找我们老板吧。”
上海京都置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据称系瑞安人,业主提供了他的手机号码,记者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发送手机短信后,也无回复。朱姓员工向记者提供的他的手机号码与业主提供的一致,她称没有其他的联系方式。“最近我们也找不到他,温州这边有什么事都是直接与上海总公司联系的。”但记者拨打朱姓员工提供的上海总公司电话时,也是无人接听。
据温州都市报 记者 胡建国 杜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