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1日讯“今年上半年,温州、台州、厦门等8个城市(地区)酸雨频率达到100%!”7月底,国家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在通报2010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时,向媒体披露了温州等8城“逢雨必酸”。
酸雨肆虐的话题,再一次摆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记者从网上搜索到,台州2009年上半年的酸雨率已经达到了93.9%,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属重酸雨区;而在温州,近几年来酸雨发生频率一直名列全国前茅,也属于重酸雨区。
2009年,温州市在全市6个县(市、区)开展了酸雨监测,全年一共采集雨样总数468个,其中酸雨样品442个,平均酸雨率为94.4%,反映酸性的PH值范围为3.07~6.70,均值为4.47。其中,单次最低值出现在瑞安,为3.07。这个数值接近于食醋的2.9,相当于“下了一场醋雨”。
而根据国家环保部新闻发言人的通报,温州、台州的酸雨发生率,比2009年更高。
“现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受酸雨困扰,酸雨的危害还没完全显现出来,如果现在不加以重视,以后恐怕损失会更大。”温州市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温州市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治污力度,改变“逢雨必酸”的窘境。
酸雨主因工业废气中硫、氮排放量超标
“近几年国家针对温州市区的环境测评中,酸雨一项咱们都是零分。”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包建军说,降雨PH值低于5.6就是酸雨。
《温州市2004-2009年酸雨污染程度分级对照表》显示,温州全市近几年PH平均值都是低于4.5,酸雨频率一直高于90%以上。
包建军解释道,酸雨主要由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城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污染气体密集排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量远超大气承载,这是导致温州市酸雨高发的主因。
除去自身的原因之外,周边地区的影响也同样明显。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经济发达,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酸雨区。
帮凶路上的123万辆汽车难逃罪责
越来越庞大的汽车拥有量,也在为酸雨推波助澜。
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除了收集雨水进行PH值检测之外,还通过酸雨的电导力分析酸雨结构。结果显示,近几年温州酸雨中硝酸根的比重逐渐加大,硫酸根和铵离子的比重有所下降。
专家说:“酸雨结构成分由硫转氮,罪魁祸首正是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主要物质是氮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气体。”
据温州市车管所统计,到2010年6月末,温州市机动车拥有量达到123.38万辆,私家车拥有量达到60.26万辆,比上年末净增加6.82万辆。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正使得汽车尾气排放逐渐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危害蚀了外露金属、毁了城市“颜面”、“坏”了饮用水源
眼下,温州正进入一年中的台风季节,不少建筑物外墙上空调外机锈迹斑斑,成了悬在市民头上的“炸弹”。近两年来,已发生多起因外机支架腐蚀断裂引发的安全事故。
对这些事故,人们往往聚焦于空调支架的质量问题,却忽略了酸雨对其越来越强的腐蚀作用。此外市区一些户外广告、店门招牌、水表电箱等,近年也越来越多的被酸雨腐蚀,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酸雨对城市建筑也“腐蚀细无声”。2003年落成的温州博物馆,整座建筑物外立面现在被一层灰色的物资覆盖,看上去有些灰头土脸。
温州市环保局综合处处长郑枕戈表示,这种现象被称为“黑壳”效应,主要就是酸雨腐蚀造成的。酸雨还能使混凝土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建筑物损坏,只不过这种危害很慢,在城市中容易被人忽略。
有专家表示,酸雨除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的眼、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外,河水中的有毒金属如汞、铅等由于酸雨的作用而被引入食物链也会危害人体。那么酸雨对水土的影响呢?它是不是令我们的饮用水变酸?
温州市水务集团水质处一位姓王的负责人表示,近年的水质检测均显示,来自珊溪水库和泽雅水库的天然水PH值都在7.0以下,呈弱酸性。长期饮用酸性水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下降,使人容易患病和衰老。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自来水出厂时PH值要达7.2。
因此温州市自来水厂常年添加适量石灰,平衡水的酸碱度。这样处理过的自来水对人体没有危害,因此市民不用担心酸雨对自来水水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