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2日讯小学语文课文《小狐狸卖空气》讲的是一只小狐狸把山里的新鲜空气运到城里卖的故事。这本是写给孩子的童话,但在日益注重环保的今天,“空气买卖”在宁波已成为现实。
“我们把一年里‘腾’出的碳减排指标拿到国际市场上交易后已经有了结果,刚刚收到伦敦碳交易中心汇来的60万欧元。”昨天,记者在慈溪风电场采访时,慈溪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新苗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慈溪风电场自2008年10月并网发电以来收到的首笔碳排放指标交易金,换得这60万欧元的是7万吨碳排放指标。
据悉,这也是浙江绿色能源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完成的首宗碳排放权交易。
慈溪长江风电公司是浙江省首家规模风电公司,建设的慈溪风电场总装机为33×1500千瓦,位于慈溪水云浦至徐家浦沿海的滩涂上,是浙江省首个风力发电场,也是目前浙江最大的风电场,自并网发电至今已累计发电2.1亿千瓦时。
张新苗介绍,去年,联合国环境署官员来慈溪风电场进行了现场勘查核实,该公司有9.5万吨碳排放指标首次进入英国伦敦碳交易中心公开交易。这次收到的60万欧元,就是成功交易7万吨碳排放指标的款项。
为什么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能卖出好价钱?原来,包括中国、日本等在内的全球140多个国家共同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主要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允许难以完成减排任务的国家向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购买排放额度。也就是说,双方可以进行“空气买卖”。这样,有效减排可以获得奖励,超额排放则需付出代价,以此来推动环境保护。
“说到底,就是把环境容量当作商品。”市节能技术服务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施建新解释说,在目前总量控制的情况下,环境容量是一种稀缺资源。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新一轮的“空气买卖”牛市将来临,未来几年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规模将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宁波企业利用这种环保交易的淘金之路才刚刚开始。
“随着国际经济的逐步复苏,我们的第二次碳排放交易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有可能比第一笔要高。”张新苗告诉记者,《京都议定书》规定发展中国家碳指标享受交易最后年限为2012年。目前,慈溪长江风电公司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的碳排放交易数据正在整理中,今年10月将再次迎接联合国环境署官员来现场勘查核实。
东南商报 记者薛智谊 通讯员邱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