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3日讯家住文成的74岁老母亲生病了,儿女们想带母亲到温州看病。可母亲一闻汽油味就会呕吐,文成到温州市区一百多公里的路因此显得格外漫长。
怎么办?一家人做出了一个决定:骑三轮车送老人到温州!
儿子、媳妇、女儿、孙子……一家人齐上阵,先用马达三轮车将老人载到瑞安,再买来人力三轮车,披星戴月踩上50公里,花了近7小时,凭借一身力气将老人送到温州市肿瘤医院。
经过两个月治疗,前天,老人康复了。儿孙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将母亲送回家。
虽然不时下雨,大家还是连夜轮流骑着人力三轮车,孝心一路绵延……
踩三轮车,送晕车母亲看病
翁陈兰家住文成县平和乡黄山村,育有4子2女。
今年,翁阿婆忽然感到身体发软。6月,四儿子胡克海决定带老人去文成县人民医院做检查。
麻烦的是,老人一闻到汽油味就会呕吐不止。无奈之下,胡克海骑着摩托车,叫媳妇在后面扶着,把老母亲带到文成县人民医院。就这样,翁阿婆一路还呕吐了4次。
检查的结果并不乐观:“腹部有瘤”。一家人决定,带老人去温州看病。
可是从文成到温州,有100多公里的距离,“妈妈连坐摩托车都要吐,又没火车,可怎么办呢?”
一家人商量后决定,骑三轮车送老母亲去温州。
50公里路,踩歪三轮车钢圈
7月的白天已经很热了,为让老人感到凉快点,大家决定,尽量在夜间动身。
7月1日凌晨,翁阿婆的长子胡克阳,在一辆马达三轮车上放上躺椅,垫上棉被;女儿一同坐在三轮车上,扶住母亲,出发了。
可是马达也有汽油味,一路上翁阿婆呕吐不止。
早上4点,一行人抵达瑞安飞云。看着母亲一副痛苦的样子,胡克阳只能将母亲安顿在自己的家中休息。
既然一点点汽油都不能闻,那就选个没有马达的。翁阿婆的三子胡克想,干脆花500元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7月5日晚上10点,三儿子胡克想、四儿媳以及两个侄子,组建了一支“孝心接力梯队”。
胡克想说,他和其中一个侄子轮流踩三轮车,另一个侄子负责开另一辆车,四儿媳负责后勤。
车子先开出一段路,等在前方,当三轮车抵达后,再换一个人骑,以此轮流替换。
踩着脚踏板,没一会儿,后背便被汗水浸湿,但看到母亲没有呕吐,46岁的胡克想觉得再累也值得。
6日凌晨两点多,三轮车抵达温州瓯海南白象一带时,路面坑洼,“砰”一声,车胎炸了。这个时间,修车铺还没开门。胡克想连续问了五家,都吃了闭门羹。
无奈之下,胡克想咬咬牙,继续骑。
这一骑就是50公里。凌晨5点,三轮车抵达温州市区时,那个破轮子的钢圈已经歪了。
翁阿婆的病床前,永远热热闹闹
为了照顾翁阿婆,三儿子胡克想和妻子双双辞职,也跟着“住”进医院。
此前,他们一直在温州瓯海潘桥一家工厂工作,夫妻俩每个月能拿到将近5000元钱。现在,他们已经欠了一屁股债。
“挣再多钱,也不如母亲身体健康重要。”胡克想说。
为了省钱,每天晚上,胡克想就在病房过道上摆张椅子,将就过一夜,而妻子坐在婆婆的病床边沿,打个瞌睡。
最初的10天,翁阿婆的化疗反应特别强烈,咽不下饭,胡克想和妻子就一口口地喂她粥。
怕翁阿婆半夜要上卫生间,胡克想夫妇神经绷紧,一晚上要醒好几次。
除了胡克想夫妇,其他的兄弟姐妹也是一个劲往医院“挤”。
隔壁病床的病人说,翁阿婆的病床前,一直是热热闹闹,被一群又一群人围住。
翁阿婆一度想“撵”他们走,但这比她从文成坐车到温州更难。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翁阿婆基本康复了。
前天,老人家出院了。主治医师柯晓慧说,翁阿婆已经基本康复,但还需要复查,头3个月每月要检查一次,接下去每三个月查一次。
“本来想在温州租个房子让妈妈住下,省得折腾,可她不愿意,更喜欢最乡下。”儿子说,总是要依着妈妈的。胡克想已经花钱把三轮车的轮胎换成了最好的。
看来,儿孙们披星戴月踩三轮车送母亲治病的路程,刚拉开帷幕。
胡克想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妈妈舒服些,我也开心些,既是开心的事情,自然就会去做的。”
前天下午,由胡克想夫妇、大哥胡克阳、二哥胡克当及其侄子组成的孝心接力梯队再次出发。
“我们估计凌晨能到瑞安。”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他们时,他们还在路上奔波……
通讯员 戚祥浩 驻温州记者 苗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