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引发金华网民疑虑
浙江在线09月03日讯8月25日,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布了《“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的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另外,该组织在来自重庆、武汉、南京以及马鞍山四市的野生鲤鱼与鲶鱼体内,检测出广受国际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部分鱼体内还检测出了汞、铅和镉等重金属。
在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当下,尽管事发别处,也会拨动本地人敏感的神经:长江鱼体内有毒,那么婺江里的鱼安全吗?
疑问当然也会进一步加深:除了婺江里的鱼,养殖的鱼安全吗?有没有经过检测?都检测哪些项目?
8月31日,“新金华论坛”上网友的一个疑问引起关注。
“长江野生鱼被国际组织测出激素和重金属,婺江里的鱼有没有?”
“还用说,我是吃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吃过了。”
“婺江的鱼能吃吗?送给我也不要!”
“作为一资深钓鱼爱好者,根据亲身体会,我可以告诉LZ(楼主),通过治污,婺江里的鱼比以前好多了。”
“亲身体会有什么用,该科学检测一下污染程度,并公布检测结果。”
“有哪些部门负责监管和检测?”
带着网友提出的这些疑问,记者昨天进行了多方采访。
婺江老渔民口述:
过去婺江里有120多种鱼
现在能捕捞上来的,连10种都不到
河盘桥北头那低矮的房子,是婺江渔民施秀松的家。施秀松今年74岁,祖上四代都是渔民,他从13岁起就在婺江里打鱼,他的小舟在江上飘荡了61年,对于婺江和婺江里的鱼,可谓了如指掌。
这两天,施秀松却比较闲,他说没鱼可打。其实,今年以来,婺江里的鱼就不太多,至少他所在的水面没什么鱼。“今年办的两本捕鱼证,总共876元的钱还没抓回来呢。”施秀松的说法不知是否有点夸张。
“婺江里的鱼越来越少了?”
听到记者的提问,施秀松一副“别提了”的神情,又摇头又摆手:“以前江里有120多种鱼,我见过的就有120多种,有很多拇指大的小鱼,花里斑斓的,现在都没有了。”
“哪些鱼没有了?”
“沙鳅没有了,石头鳅没有了,大麦鳅也没有了。长条没有了,老虎鱼也没有了……野生鱼几乎都没有了,现在江里还有的也就是些家鱼,鲤鱼、鲫鱼、青占鱼。而花白鲢是发大水时从鱼塘里冲进来的。”
施秀松说,他现在能捕捞上来的婺江鱼,连10种都不到。
以前,他打到过的最大的鱼,是75斤重的长条;上世纪60年代时,最多的一天能抓100多斤鱼,现在么,也就几十斤,或者十几斤,少的时候只抓到过两条鱼。
婺江里的鱼为什么越来越少?施秀松说,大家看看江水就明白了。“二三十年前,我们都是直接喝江里的水。过去的武义江,一面镜子掉到水底都看得见。以前大家都在江里洗澡,一下到水里,小鱼都游过来啄小腿……”
除了江水受到污染的原因外,施秀松说,现在,婺江是分江面承包出去的,捕鱼的人多了,鱼也就少了。
婺江里的鱼能吃吗?施秀松说,这要看水质。婺江的水质也是不一而足的,污染严重的地方,鱼就没法吃。不过,这两年水质倒是好起来了。施秀松说,前两年经常发现打上来的鱼有柴油味,有时候自己烧鱼吃,烧的时候就闻到了。有柴油味的鱼当然卖不好,但现在有柴油味的鱼少多了。
第一问:
婺江鱼有没有激素和重金属?
你会吃婺江里的鱼吗?
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市民。“不会吃。”“虽然不一定会中毒,但感觉江水太脏了。”然而,正如一个网友所说:“看到在婺江边钓鱼的人好多啊。他们估计不会自己吃,估计也不会扔掉。到底怎么处理的呢?”确实,这个问题,不想则已,一想还真有疑虑。
其实,不光有人在婺江边钓鱼,还有不少人在婺江上捕鱼。
市本级婺江段每年的捕鱼量是多少?
市渔政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数据无法统计,只能估算。市本级江面上领取捕捞许可证的船只有30多条,一条船每年大概能捕捞一万元左右的鱼。
按照渔政部门提供的数据,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这些鱼卖6元一公斤(这是一个老渔民提供的价格),那么,价值一万元左右的鱼,差不多有1500公斤。也就是说,婺江里一条船差不多一年能捕捞1500公斤的鱼。30条船就是45000公斤。
那么,这些鱼流向了哪里?
家住河盘桥北头的老渔民施秀松告诉记者,鱼打上来后,专门有鱼贩子上门收购。至于鱼贩子卖到哪里,他就不晓得了。据他所知,在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江段,鱼的质量不好,很多是拿到郊区马路市场去卖的,大多是卖给那些打工者。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也会有一些饭店主上门到渔民那里去收购,还有一些人是骑着摩托车来收的,大概也是卖到乡下去。
显然,这些从婺江里捕捞上来的鱼,都被大家的肚子“处理”掉了。那么,吃进肚子里的鱼,经过科学检测了吗?
老渔民施秀松说,每年省里会来检测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记者从市渔政处证实了施秀松的说法。该处负责人说,金华没有相应监测设施,都是省里来检测的。
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省海洋渔业局曾到婺江中捕捞鱼类样本进行检测。主要监测项目是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尤其是投入类激素残留。昨天,记者联系了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检验人员说,检验结果只供上级部门参考,不能向社会公布。
“监测结果是合格的。”市渔政处负责人说,但同样拒绝透露数据细节。
第二问:
市场上的养殖鱼类进行检测吗?
菜场没有相应设施,由渔政部门抽取样本送省里检测
金华菜市场里野生鱼卖得多不多?
昨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市区兰溪门菜场水产品交易市场,询问有没有婺江或者其他河流里的野生鱼卖?得到的答复基本是否定的。
“你来得太晚了!每天凌晨4时前后,只有两辆小货车运过来卖。”兰溪门菜市场一位郑姓管理人员说。
毫无疑问,占据金华淡水产品市场主要份额的是养殖类淡水产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市主要产区的养殖水域和养殖产量如右:
兰溪门菜市场的水产品交易区,大概有六七十个摊位,每个摊位每天成交量在500公斤左右。“我们菜场既做批发,也做零售,很多鱼贩从这里批发,再运往别处销售。”
这里卖的鱼,不仅来自本地养殖户,还有些通过大货车从外地贩运过来。凌晨2时左右,菜市场的停车场停满了大卡车,近的来自杭州、远的来自福建、广东。
“这里卖的鱼进行检测吗?”记者问。
“不检测,我们没有相应检测设施。活的鱼就表明没有问题啊。”“前几年有顾客投诉买去的鱼有煤油味,近两年环境保护力度大,投诉煤油味的顾客少了。”郑姓管理人员再一次强调,“当然,如果运输过程中不注意,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导致鱼有煤油味。”
随后,记者来到菜市场二楼管理处,这里设有一个检测站,主要监测的项目标注在墙上:农药残留、甲醛、吊白块、二氧化硫、双氧水、亚硝酸钠。监测的产品中不包括水产品,但有海产和水发产品。
这个检测站是2004年底投资2万~3万元建立的。市区四牌楼菜场和新农贸市场菜市场也设有检测站。
菜场没有设施进行检测。那么,全市范围内呢?
记者从市渔政部门了解到,金华地区同样没有设备,都是每年抽取样本送到省里检测,并与他们的考核挂钩。
第三问:
省里如何抽取样本?检测哪些项目?
从1000多家养殖户随机抽取58份样本
据市渔政管理处统计,全市有1000多家养殖户。养殖户分为甲鱼类和常规淡水鱼类(如鲤鱼、鲫鱼),分成两类进行检测。
养殖户的鱼要定期抽检,今年上半年我市就从电脑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了58个样本,送到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下半年还要再送32个样本进行检测。
甲鱼类和淡水鱼类的检测项目各有不同,同时对投入品(指饲料、鱼药)也要进行检测,但并不涵盖壬基酚和辛基酚的监测。(省里进行检测的内容见下表)
该负责人说,金华鱼类的监测结果一般都比较靠前。
第四问:
哪些部门负责鱼类的
安全监管?
除了渔政部门,还有部门对养殖鱼类和江河野生鱼类进行监管吗?就此记者咨询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两个部门。
金华市卫生监督所
该所负责人解释,按照2009年6月1日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农产品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种植业和养殖业不归他们部门管。在国家和省级会建立一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但到县市一级就没有相关管理职责了。
如果捕捞或者养殖的鱼,经过流通环节,进入饭店的厨房,成为一道菜后,他们就有职责和义务进行监管。
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该所负责人解释,他们偏重于药品的检验监测,不涉及食品(含鱼类)这块。
金华日报 钱增 章果果 文 傅俊 吴潮宏 摄 制表: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