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庐县全面推进“环境立县”战略,生态保护机制完善、整治规范、督查有力,从而保障了“两江”的洁净,更让富春江继续保持了“一江碧水向东流”!
严防“两江”污染重点保护饮用水源
桐庐县拥有独特的江水环境资源,富春江和分水江(天目溪)滋养了两岸1825平方公里地域内的40万生灵。
多年来,桐庐县始终把富春江和分水江流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先后出台了饮用水源保护办法、饮用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预案、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整治工作计划等制度,制定“两江”沿岸的产业发展规划,将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两江河道综合整治等10余项生态建设和水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部门,纳入年度工作业绩考核,保护好全县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
在富春江流域,截至2009年,共打捞各类漂浮污染物17.1万吨、死猪5100余头;拆除了一级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3个排污口;全县依法划定的11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全部完成达标区创建。同时,对江河采沙进行集中整治,规范沙石开采企业8家,沙石开采量从2005年的628万吨削减到2009年的125万吨,有力地保障下游钱塘江流域饮用水源安全。
在分水江流域,实施分水江库区环境综合整治,制订蓝藻及水污染综合防治方案,采取措施有效制止分水江水库的蓝藻暴发。先后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建立严陵坞和印渚两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严密监控上游来水水质,确保分水江饮用水源安全。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全县地表水常规检测均达到目标水质要求。
严把项目准入治污减排取得成效
发展经济,大兴工业首当其冲。从2003年以来的7年时间里,桐庐县始终坚持“控新治旧”,严把新建项目引进关,对新上项目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截至2009年底,审批建设项目3265个,共否决高污染、高能耗和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项目501个。同时,对化工、电镀、冶炼等重污染行业开展综合整治,共关闭185家治理无望的低小散污染企业。目前全县年产1万吨以下的小造纸企业以及小水泥、小冶炼企业已经全部关停,电镀行业除保留与其他行业配套生产的企业之外,也全部关闭。
为了更好地治理污水,近年来,桐庐县投入3.8亿元,建成主城区污水处理厂1家,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站10家,现行的污水处理厂规模能基本满足全县各集镇生活污水的处理。
与此同时,该县还投入1.02亿元,建成设施先进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和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12个,成立环保工业公司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现有85%垃圾集中式处理。
严格治理污水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近日,桐庐县组织多个部门组成的考核队伍,到全县各个乡镇街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点进行考核。
该县专门出台了《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其中明确规定,根据年终运行维护管理补助资金按实际考核成绩,由县财政和县治污办统筹各级补助资金,按行政村实际在册纳管人口6元/人以及纳管5户以上工程500元/只的标准进行核算拨付,行政村未落实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的,补助资金不予考虑。
2009年以来,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在全县农村开展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富春江、分水江上游3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采取以分散式人工湿地为主、无动力厌氧处理为辅的处理模式,共建成人工湿地615处、无动力厌氧处理实施71处,并完成101家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初步实现了“污水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