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及服务问题,江东推出升级版的居家养老——“家院互融”,将居家养老服务和集中养老服务融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家”是家庭的家,指的是居家养老服务。“院”就是福利院、敬老院等集中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家院互融”,一方面让养老院的老人能够感受更多家庭般的温暖,另一方面,也让居家养老的老人能享受到养老院专业的照料和服务。
422张养老床位背后的“瓶颈”
2009年,江东区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全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居家老年人中空巢家庭老人、高龄独居老人的人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依托29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和5个福利院,建立起全区大养老服务网络,但直至目前,全区仅有福利机构养老床位422张!且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志愿者服务组织化程度以及居家养老受益覆盖面等,都难以承受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实际需求。”江东区民政局局长宋修竹这样阐述居家养老面临的阶段之困,“‘瓶颈’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家院互融”破土而出
2010年4月,一种新型的“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可行性报告,摆在了江东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桌面上。
在江东百宁街66号,一所有着284张床位、号称江东区最大社会福利机构的江东嘉和颐养院,成为“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的第一批实践者。
与其他养老机构最大的不同是,颐养院大门口有一个“家院互融”服务受理大厅。这里不仅为市民提供面对面的菜单式“养老套餐”服务,提供家政便民、物业维修、“365安全必到”、老人日托、医疗保健、人文关怀、文化教育、环保绿化、政策咨询及其他类等10大类81项专业服务,还通过一条87680000“家院互融”服务受理电话,架起“供需空中对接”的桥梁。
颐养院大门右侧是一个“爱心超市”,这里一方面专为老人提供各种质优价廉的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按无偿、低偿、市场化三种价格实地购买,一方面可以“打个电话”(87680000在老人与中心、老人与老人之间通话都是免费的)将所需物品送货上门。“而且,在这里低保老人、低收入老人还可以享受9折优惠。”工作人员说。
“我们颐养院目前有400多名服务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的,除为本院老人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他们还被分配到家政服务、物流配送、护理康复等6个事业部,服务半径辐射29个分中心,所有收费标准既是公开、规范的,也是全市最低、统一的。”院长董雅琴这样告诉记者。
居家老人也能享受入院养老服务
今年夏天,因为天热,77岁的徐老太不想出门,她一个电话打到“家院互融”服务受理中心,要了一份三菜一汤的中午饭,不到一个小时,工作人员就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上了门。“又可口,又好吃!”徐老太夸赞道,“有时我不想动弹,打个电话他们也能帮着代买菜,服务可周到了!”
樱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中心负责人仇晓静说,“每次总中心接到预约电话‘派单’下来,我们这里就能自动生成一个‘工单’,服务完毕后报告结束。”这全靠87680000“家院互融”电子服务系统,在这个平台下,29个分中心真正实现了组织融合、信息融合。
81岁的郭老先生,不小心把腿摔断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中心工作人员“365安全必到”巡查时,怎么敲门都不开,后来从邻居处得知,老人住了院。工作人员马上买好礼品到医院探望。现在老人基本恢复了健康,一有空就到分中心按摩、洗脚,“他们服务都是免费的,服务可细致了!”老人说。
家住庆安社区的戴老先生一辈子没有成家,前几年因养女弃他而去,加上患有青光眼,双眼失明。现在,史家分中心的负责人章鸿波专程为老人服务,每天把一日三餐送到家,还经常搀着老人到处走走。记者问老人家“为什么不去养老院”,老人家说:“虽然房子旧但是自己的,而且他们的服务真好,坐在家像掉进蜜罐里,不跟住进了养老院一样嘛!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是我们的福气!”
除了分布在29个分中心的专业服务人员,江东区还有24支多达3000多人的“红蚂蚁志愿者服务队”,随时听候“家院互融”服务受理中心的“调遣”,上门服务。
-新闻背景
截至2009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97万,而根据测算,2015年仅江东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5.6万,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0.2%,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东南商报通讯员陈华刘学文记者卢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