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0月24日讯《走出非洲》,许多人都看过这部著名影片。不过,对行走天下的浙商而言,现在做的事情恰恰相反——走进非洲。
日前,记者从商务厅外经处了解到,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浙商将非洲国家作为境外投资的首选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仅该厅核准的浙商在非洲投资企业累计已有300家,投资总额达4亿多美元。
是什么让非洲这块遥远的大陆充满诱惑?浙商在非洲经营如何?让我们随着三位浙商的足迹,一起探寻浙江企业在非洲的新传奇。
张毓强:点石成金
距南非开普敦48公里处,有一处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意义重大的海岬——好望角,这里曾是欧洲和亚洲交通的海上必经之地。对航海人来说,绕过此角,就意味着前途一帆风顺。
2005年在南非建厂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毓强也有这种轻松感,“好比是驶过了国际竞争的‘好望角’,进入新的发展境界”。
张毓强最初到南非投资,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位于桐乡的“巨石”,是亚洲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在南非设厂前,该公司与南非只有贸易关系,每年出口玻璃纤维等400多万美元,在公司当时近1亿美元的年出口额中比重不大。
2003年下半年风云突变。“巨石”突然收到南非法院的一纸通知书,一家竞争对手以倾销玻璃纤维短切毡等产品为由,将“巨石”送上被告席。原因很简单,因为“巨石”在南非的销售,严重冲击这个公司原本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尽管“巨石”进行应诉抗辩,2005年初,南非法院还是判决对“巨石”征收31.81%的反倾销关税。
从那时起,张毓强动了在南非建厂的念头。2005年末,“巨石”投资270万美元,与当地的南非尤塔玛机械与化工有限公司合资,利用“巨石”的设备与技术,在南非开普敦建设一条年产6000吨玻璃纤维短切毡生产线。现在,巨石南非公司发展良好。“巨石”的投资,不仅为非洲填补了这个几乎空白的产业,也为非洲人民提供了多种产品选择。
记者点评:在非洲发展,仅仅产品“走出去”还不够,很容易受到贸易摩擦的打击,更应实现企业“走进去”,通过投资建厂、铺设营销网络等方式,才能获得目标市场国家、消费者的认可。
徐志明:敢吃螃蟹
非洲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浙江纺织业拥有全球竞争力,如果两者结合,会激荡出一种怎样的美妙呢?
诸暨人徐志明把这个创意变成现实。
2008年,越美纺织工业园在尼日利亚卡拉巴自由贸易区开工兴建,总投资达5978万美元。在我国境外投资历史上,这是首个境外纺织工业园,徐志明成为国内单个产业集群式输出第一人。
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拥有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智慧。早在2000年,徐志明就在尼日利亚开设贸易公司卖布。随着生意壮大,徐志明看到,做贸易虽然赚钱容易,潜在风险却很大。出于发展民族工业的考虑,尼政府更欢迎投资办厂者,当地产业协会也一直要求限制进口。2004年,徐志明在尼建起一家纺织厂,开始本地产、本地销。尼日利亚越美工厂的提花布和绣花布年产量很快达到700万米,雇佣本地员工500多人,成为尼纺织业的龙头企业。
徐志明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何不在尼日利亚建一个纺织工业园区,为已经高度成熟的浙江纺织业打造一个境外发展空间!”在他的设想中,这样一可避免灰色清关风险,二可免除进口关税,三是出口欧美可享优惠关税。对尼日利亚本国也可创造更大价值,园区全部建成后,可提供1万个工作机会,带动出口10亿美元。
记者点评:从单个企业的境外投资,到设立产业链完整的工业园,这种集群式境外投资的方式,不仅可以为产能饱和的浙江传统优势产业在非洲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又大大降低单个企业的投资风险,成为浙商投资非洲的一种优先选择。
林允华:非洲开矿
日前,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利伯维尔,加蓬矿业部长于连·恩科格·贝加雷和宁波华州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龙珠签署锰矿开采合约。
到非洲采矿,华州早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2005年,在寻访大半个非洲后,华州矿业董事长林允华在加蓬投资设立华州矿业(加蓬)工贸有限公司,并获得加蓬1.1万平方公里锰矿的初步勘探权,华州矿业成为宁波首家在境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投资开矿的民营企业。
加蓬是世界第三大锰矿生产国。此次华州矿业签约的锰矿开采地,位于该国著名的恩杰雷锰矿区。据了解,华州矿业已在2008年7月进行采矿设计,当年底启动建矿工程,将分期建成年产140万吨的现代化锰矿生产基地,总投资6000多万美元,开采期为30年,将为当地提供255个就业岗位。
进入恩杰雷锰矿区,让华州矿业距离成长目标“必和必拓”又近了一步。据有关报道,该矿的储量保守估计超过3000万吨,市值高达33亿美元。林允华表示,华州矿业将继续坚定以矿业为境外投资主要方向的发展战略,借鉴国际大型矿业投资公司的运营模式,加快成长为有国际竞争力的成熟矿业公司。
记者点评: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非洲从事矿业开发,有利于非洲的发展,有利于浙江企业的壮大。但浙商应以精细化的理念进行矿业开采,必须注重生态环保,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在非洲“掘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