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感言·作者如是说
有心才有新和深
(徐勤)
拙作《都是“弱势群体”?》获得了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确非我写作该文时所敢望。能获得这么高的奖项,我想,大概是因为这篇文章还有点新意与深度吧?我觉得文章要有新意与深度,还是离不开那句老话: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用心观察生活,才会发现新题材;用心多思考,才会有思想的深度。
当今时代,对杂文、时评类作者来说是最好的时代,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基本上可以自由地言说;社会转型期,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让你有话可说;互联网使世界变平了,虽地处偏远一隅也可以与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同步获取最新信息,处于同一平台上开展竞争。从另一角度来说,要找到独家的题材是越来越难了,但只要有心,还是能找到独家题材的。“弱势群体”对我有所触动,就是来自生活。曾听交警说,碰到领导的车违章了,敢处理吗?有些人电动车乱骑,去纠正他,还要挨骂,“我们是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也听到一些公务员说,我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哩,在领导面前什么都不是……这些话听得多了,就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怎么理解“弱势群体”?自称“弱势群体”的泛滥,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因为有所感受、有所思考,当我先后看了两条关于城管称自己是“弱势群体”的新闻后,就动笔写作了《都是“弱势群体”?》一文。文章始发于2009年7月1日的《衢州日报》,然后被8月14日的《大家文摘报》、8月下旬版的《杂文选刊》等文摘类报刊先后转载,还被收入《2009最适合中学生阅读杂文选》。后来,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在2009年9月至2010年上半年,在许多报刊出现了同类的文章,如《扬子晚报》、《齐鲁晚报》、《同舟共济》等报刊上的什么《公权力未被规制,谁都是弱势群体》、《无法可依,谁都是“弱势群体”》、《不依法办事,我们都是“弱势群体”》等等。同一内容的文章基本上是在本文被许多报刊转载一两个月之后才大量出现的。可以说,本文是在人所未见未言时,先见先言,因此就有了独家性,有了新意。
有心就是要多思考,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发现其深意。为什么自称“弱势群体”会泛滥?其实质是什么?产生这种“受害者”心态的思想根源到底是什么?拙作在文中就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文章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强势的群体有时真的是“弱势”,而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还习惯于按潜规则办事,从而指出必须坚持依法办事,才能使大家都不会沦为弱势群体。文章并没有停留于此,又正一步指出,不依法办事的重要根源,就是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形成的那种普遍的、强烈的特权意识,使得大家都希望放大手中拥有的或多或少的特权,从而使得人人都在特权面前沦为弱势。指出只有人人真正消除灵魂深处的特权意识,真正树立起平等意识、法治精神,才不会老是想着利用手中的特权谋求按潜规则办事,而是自觉地依法办事,才能不仅让强势群体不弱势,真正的弱势群体也在人格尊严上不弱势。文章深入抨击了封建意识的残余,后来出现许多同题材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基本上是不说是抄袭也是模仿“要依法办事”这个主题。
文章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这篇时评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文章的标题就不够醒目;作为杂文,文学味、杂文味还不是很浓;文章还不够精炼,等等。这些有的是可以进一步提炼的,有的是我力所不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