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进食,头不能动弹,身体僵硬,需要别人扶着才能坐起来,手臂上全是输液时留下的乌青,随时危及生命……近段时间,一名身患绝症的大学生,引起了诸暨市民的广泛关注:由于没有医保,4年来,为治病不仅花光了父母的积蓄,还欠下医药费30万元。
大学生染上重病
这名大学生叫孙诸杭,目前还躺在诸暨市红十字医院的病床上。
4年前,孙诸杭是宁波大学一名大三学生。2006年11月,在一次体能测试中,平时朝气蓬勃的他突然摔倒,随后住进浙江省中医院,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据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几率每10万人中还不到1人,在目前医疗条件下治愈可能性十分渺茫。医生曾劝孙诸杭的家人放弃,但在病魔面前,孙诸杭没有放弃继续读书的理想,父亲孙少明也没有放弃治疗的想法。
陷入医药费困境
坚强的一家人却因为巨额医疗费陷入困境。
“住院时平均每天费用要1000元,靠我们种点小菜难以为继。”孙少明说,只要儿子稍有好转,他就尽早办理出院手续,“到社区诊所不仅能省点费用,我还能抽时间去种菜、卖菜,为下一次住院筹钱。”
据了解,孙诸杭第一次住院共花费3万余元,当时学校为学生办理了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当时赔付了1.1万元。而在第二年,保险公司拒绝了孙诸杭继续参保。没有医保的保障,又处于保险夹空层的孙诸杭,没有被病魔击倒,却不幸被巨额医疗费用困住。
谁该伸出援手?
孙少明为儿子办理退学手续,将其户口迁回诸暨老家,试图参加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但由于错过参保时间,孙诸杭目前并不能享受有关农保的优惠政策。几年来,为给儿子治病,孙少明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债30万元。
农村孩子上了大学,不幸得病怎么办?据了解,去年3月,省政府发文要求将高校学生纳入城居医保体系范围。当年9月1日起,宁波在全省率先对学生参保群体实行了门诊、住院医疗待遇双统筹,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特殊病种治疗可享受相应的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此举修复了一度陷入医保夹层的大学生“生命保护伞”。但不幸的是,这道强有力的政策却与孙诸杭失之交臂。
到昨天,孙诸杭与病魔抗争整整四年了,他超出了此前医生预言的生存期,依然顽强地活着。而由于错过了这道保护伞,他的家人依然陷在医药费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