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你听过《涨价歌》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上百度。兴许是搜的人太多了,百度还特地为这首11月上旬迅速走红的歌做了名词解释。“物价高,物价涨,工资想跟上物价涨……”,当然,人人都知道这首歌只是调侃,但当CPI一路高歌,当周围涨声一片的时候,“涨工资”无疑成了上班族最美好的心愿。
令人欣喜的是,有消息传来,我省有关部门正在考虑修改相关条例,未来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工资年度内,有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等情况,劳动者一方可以提出增长工资的要求,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协商。
如果这个想法最终成为现实,你敢要求老板涨工资吗?
●调查 10人中,仅1人敢要求涨工资
前天,传媒行业人士何建晔在微博中发布了一条消息,“传《╳╳╳╳新闻》特大惊天喜讯啊,上调20%薪酬抵抗通胀!其他媒体老总看着办吧~”。很快,这条消息如爆竹般在传媒界人士中炸开了窝,大家纷纷恭喜涨工资的同行。
被恭喜的人也出来回应,“首先,这个消息是真的,上涨的是稿酬部分,不作用于底薪。第二,(该单位)薪酬原本也不算高。第三,这当然是好事,有助于对冲物价上升的影响,但也不至于因此而发财了。”
上海、北京、杭州的记者们怀着期盼的心理默默转发,“好吧,也就只能转转了”。很快,这条微博被转发了近400条。有意思的是,平时在微博上挺活跃的诸位媒体老总保持沉默。
记者随机在网上做了一番调查:你敢不敢对老板提涨工资的要求?何种情形下提?结果,10个被调查对象中,只有一个给了明确的答案:敢!
可当她回答下一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就有些“妖”了:请老板吃饭,等他喝到微醺的时候和他提,他肯定答应!
●学界 工资物价能不能联动?
普通工薪族怎么才能让工资赶上CPI呢?曾有人建议尝试建立“工资物价联动机制”的方式,做到物价涨则工资涨。工资物价联动机制可行么?昨晚,记者就此专程采访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教授。
姚教授说,工资物价联动机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讨论过。当时人们担心物价和工资联动,会导致物价螺旋式上涨,不可控制。
姚教授明确说,依据中国目前的情况,工资和物价不需要联动。不是因为物价上涨才需要涨工资。当然,物价上涨后,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会受到影响。但如今的通货膨胀,是国民收入和结构分配失衡造成的。从2001年到2007年,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分配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利益结构扭曲了。GDP增长,企业盈利在增长,大蛋糕里惟有老百姓收入这块没有增长。不管物价涨不涨,老百姓收入这块还是应该涨。
他认为,物价和工资在现象上有联系,但在本质上没有关系,不用联动。
和CPI挂钩的,应是社会保险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反对工资收入直接与CPI挂钩。“因为工资和CPI挂钩无论从理论上讲、从国际上讲或从国内的实际情况讲,都是一种恶性循环,可能会造成工资成本上涨型的通胀。”
苏海南强调,“不管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目前我们的收入分配关系已经存在许多不公平、不合理之处,城乡、行业、地区、居民和劳动者群体的收入差距都比较大,如果社会全体工资都跟着CPI上涨,月收入10万块钱的也上涨5%,(月收入)500块钱的也上涨5%,假设CPI是5%的话,是什么情况?另外,工资如简单地与物价挂钩,农民怎么办?挂不挂,怎么挂?所以一般不采取这样的方式方法来应对物价上涨,要抓重点,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有关社会保险标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调控物价上涨等措施来应对。”
苏海南建议,和CPI挂钩的,应该是各项社会保险,特别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职业标准等保基本生活的标准。
●链接国务院要求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6月25日在全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表示,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要大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工会推进和服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张鸣起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其中首要的是加快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一方面要解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普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不高,工资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扩大内需、拉动消费。
他指出,2010年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
●说法
在集体协商中
实现体面劳动
调查显示,在企业中发生的许多劳资纠纷,表面看起来是薪酬分配问题,实际却远不止给劳动者涨工资这么简单,劳动者的知情权、发展权被忽视甚至漠视,个人价值无望实现才是症结所在。而集体协商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协商的方法,使协商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找到平衡点。
新一代劳动者,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比他们的父辈有更明确和更高的诉求,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对他们来说,体面劳动不仅意味着合理的薪酬、完善的保障,更是能够平等地与企业沟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知情权,对企业大事有参与权,对自身利益有话语权。
一些地方工会的实践证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劳动者与企业及时沟通的渠道,能够给职工一个理性表达对生活和工作合理要求的平台,从而消除误解,让职工的归属感、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水乳交融。
对企业来说,集体协商同样是一剂保证企业“体面发展”的良药。许多开始有所迟疑的企业尝试集体协商后,不仅打消了疑虑,还从中受益——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劳资关系和谐了,职工队伍稳定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企业最终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与之相反的是,当前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劳动者的个人发展期许视而不见,对职工的心理隐患不闻不问,甚至不惜侵害劳动者的正当合法权益。作为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各级工会组织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因地、因企、因情而制宜,探索实践各种不同的集体协商方式,解决职工和企业“不敢谈”“不会谈”的问题。
当然,实现体面劳动最终还靠机制来支撑,从法律政策、监督管理等方面,确保协商结果得到切实履行。只有创造了体面劳动的客观环境,劳动者才能真正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拥有生活的尊严与幸福。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