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勇杰 绘
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 读者张女士在办理电信套餐时,获赠了一部手机和一个号码及每月30M的上网流量。最近她出差时,出于新奇,使用了该手机SIM卡的无线上网功能,后来打出来的收费清单吓了她一大跳:5个多小时收费460元!看着清单,她为自己当时看到有赠送就冲动消费而懊恼不已。记者调查发现,生活中像张女士这样冲动消费后悔不已的人还真不少。
免费流量用过头产生大额费用
昨天,张女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说,去年,她在中国电信办理了“我的e家”套餐,附赠了一部手机和一个号码,每月还可免费使用30M的上网流量。上个月她到外地出差了10天,便启用了手机SIM卡的无线上网功能。
“从中国电信花360元买了个U盘,取出手机SIM卡插进去,连上笔记本电脑就可以了。”张女士说,中国电信工作人员曾向她推荐过200元包月的无线上网业务,每月可使用120个小时,但她当时想到自己平时出差时间不多,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便选择了用手机卡上网,没想到事与愿违,短短几天的花费比包月还贵。
从张女士打出来的清单中可以看出,她累计上网时间不到6小时,流量950780KB,扣款460元。张女士很郁闷,她也搞不清楚这个流量究竟是怎么算的,而且上网时,也没个明确的提醒。
张女士说,平时手机都是打打电话、接收一下短信,即便是在家上网时间也不长,以前从来没使用过无线上网功能,没想到用手机卡上网就损失了这样一大笔钱,这可真是“冲动的惩罚”啊!
昨天,记者向中国电信客服人员咨询了此事。电信客服人员解释说,无限上网收费是根据用户使用的时间长短及流量计算的,张女士所办理的套餐中30M的免费流量是手机上网使用的,换算下来,1分钱20KB。若是用电脑使用,平均6分钱1KB,具体费用得看用户使用的是何种业务。比如,QQ聊天、浏览网页耗流量就少些,若是下载资料、看电影耗流量就很大了。相比包月业务,这样的收费确实贵了许多。
参与“买就送”后悔不已
记者了解到,像张女士这样因为购物有折扣或有赠送而冲动消费,结果事后懊悔的人真不少,不少市民都是在知情的情况下消费的。比如,时值年底,不少超市、商城都在搞店庆,商品大幅度打折,一些市民在“血拼”之后,看着买回来的大量货品,暗自感叹不值。
东论网友“S三言两语”发帖说:昨天太败了,后悔脑子发热。去了某专卖店,不知道脑袋是不是发昏,在售货员的利嘴下,买了一件大衣和类似打底裤之类的裤子,买单1000元。出来就懊悔了,怎么就没想到买件大衣就算了,裤子其他地方随便买,400元花得太冤了。
“水风月”说,跟几个姐妹凑足一万元在某商场“血拼”,买了好些衣服,搬回家摆在床上,有些帽子、围巾越看越不喜欢,后悔了,去年“血拼”来的有些东西还没开包呢……
看似便宜的货品买了一大堆却用不上,为了能充到便宜话费,开通了许多附加业务,回家后才发现并不合算……许多市民在消费后才发现,这些不是自己本意购买的东西,怎么处理成了一个难题。
“冲动消费”购买多为非必需品
“冲动型消费是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的支配下,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购买商品的消费。”IARFC国际财务师、平安保险理财顾问邹清介绍说,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在商品促销、宣传广告的强烈刺激下而产生的,而非自己本意。相关数据显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提升,冲动型消费已成为大众消费中的一个潮流。这些消费多为非必要性消费,而非购买当日之需;多为外部消费环境所激发,而非取决于商品本身;多为群体性消费,而非单独的消费行为;多为情绪异动时的消费,而非常态下的消费。
“理财最基本两点,就是开源和节流。”邹清说,在确定的现在为未来不确定的日子做好准备,这就是理财。综合来看,在耐用消费品领域,消费冲动弱一些,在快速消费品领域,消费冲动表现得比较明显;就人群而言,年轻人消费更冲动,中老年人显得沉稳;相比较男性,女性更容易受广告或周围人群的影响而随机购物。
相关链接
避免冲动消费有好办法
英国《Good To Know》杂志揭示了5个避免冲动消费的小窍门。
1.让钱包喘口气。在挑选商品和付款之间暂停一下,这时你回到更加理性的状态。
2.少用信用卡。接触到信用卡时,就像饥饿的人闻到烤面包的味道,让你感到不得不挥霍,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3.忽略品牌。名牌煞费苦心地让人们认可它,使人相信,购买它非常值得,尽管这些商品的品质很普通。
4.别和朋友一起购物。和朋友购物会改变自己的习惯,购买更贵的食物和衣服。最好和家人购物。
5.警惕特别优惠的商品。当看到特别优惠的商品时,你会变得失去理性,认为自己非常幸运,于是买了一堆不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