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将召开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11月29日,市委特意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会上请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作辅导报告,介绍、交流十二五规划调研成果。
姚景源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商业部、国际贸促会等中央部委及安徽省工作过,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对中国流通体制改革、对外经济贸易、三农问题、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昨天,他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给与会人员作了一个精彩的报告,一起来看看报告部分内容。
把握中国经济五大特征
消费、投资、出口
“十二五”重新排序三驾马车
下一个五年,是我们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关键时期。
十二五规划核心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
怎样做到呢?要想想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既要有机遇意识,又要有忧患意识。先讲讲机遇意识。
我们现在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和平、发展、合作还是主题,要准确认识把握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
如何把握?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阐述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五大特征。
第二从投资消费出口需求看。
我们以前靠出口拉动供给,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工厂关门,职工失业,所以把整个经济增长寄希望于外部,不妥。
靠投资拉动,容易造成经济大的起落和波动,并且民众不能深刻感受到国民经济上升带来的福祉。
所以,还是要把消费作为经济的重要拉动力。
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排了新秩序——“十二五”期间,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的新局面。
那扩大消费,就得让消费者有钱。再来看十二五规划,里面明确:居民收入增长要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加要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两个同步,非常重要。
消费还取决于两个预期: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对未来支出压力的预期。
房价高、看病贵、上学贵,让大家怎么敢花钱呢?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回到根本,要拉动经济,先得保障民生。
工业化创造供给
城市化创造需求
工业化。我们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处于后工业化时代。中期意味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是经济增长空间。
城镇化,也就是城市化。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城市化是15%,去年是46%,现在以每年1%的速度在提高。
工业化是创造供给,城市化是创造需求。30年来,我国工业化神话般发展,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内需不足。
比如农民问题,核心要减少农民。那么如何来减少农民?就要城镇化、城市化。现在农民要成为市民,收入会增长3倍,消费也会增长3倍。
我对企业家说过,要善待农民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进城务工,一个小姑娘的人生轨迹很简单,嫁人、种地养猪,现在是融入城市中,化妆、追求美,有高的素养,生了孩子,培养孩子的目标也不一样,第一位就是读书、受教育。
城市化让整个国家成为大工地,我们全国的水泥消耗量占全世界一半,大工地给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城市化关联度越高的行业,越有前景。
第三,从要素投入看。中国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大量物质资源投入。但现在,环境资源制约越来越大,我们这代人,总不能把恶劣环境留给子孙后代吧。所以要让技术进步,来替代这种方式。
上面,我从生产状况看,从需求方面看,从要素投入看,来说明现在搞高污染高消耗方式不对了,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所以,全党要提高忧患意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十二五”期间,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和变化。
我相信,未来30年,我们取得的成就,会远远高于刚刚走过的这30年。
要让技术进步
替代大量物质资源投入
市场化让经济充满了活力
国际化让我们有拓展空间
市场化。计划经济时期,要布票、粮票,看到一个胖子都难,看到还要说恭喜发福,现在不能说了,人家还要减肥呢。20年前在东北补鞋的浙江人,现在大多成为企业家了。
市场化让整个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最重要的改革。
国际化。扩大对外开放,无论怎么算账,都是利大于弊。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世界。
我儿子喜欢美国篮球,有一回我去美国,叫我带一个。到商场一看,全是中国制造,再换一家商场,又是中国制造。后来我叫服务员打足气,抱着圆鼓鼓的球回来了。我告诉儿子,这球是中国制造,但气是美国打的。
现在全世界2200所大学,开中文课。这说明我们发达了,强大了。
前段时间,媒体要我谈改革开放30年的感受。我想到第一次出国去德国,下飞机后,坐上去科隆的火车。服务员端来饮料,为了给国家省外汇,我们说不喝,只吃饭。付饭钱时,一位同志还跑去厕所,因为老伴把钱缝内裤去了。后来才知道,那饮料和饭都是免费的。
现在说起这些,可能会觉得很可笑,但从中我们也能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就。
市场化让整个经济充满活力,而国际化则让我们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这样有市场、有需求,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十二五”期间我们大有作为。
国家要出一系列政策
推动服务业高速发展
我们再来讲讲忧患意识。
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走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经济就会走上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之路。
怎么理解?从几个层面来说——
第一是生产和供给层面。
过去30年,我们的工业神话般增长,但总体来说,大而不强,缺少自主创新,附加值比较低,赚的是辛苦钱。
还有农业比较薄弱,这是整个国民经济全局性问题。
这里我要发散开来,说几个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反应物价高,小麦、玉米、糖都涨价,使城市低收入人群首先受到大冲击,但也让农民收入有了上涨,今年由于粮食涨价,农民人均增长8100块钱,由于蔬菜上涨,人均增长40块钱。
当然,物价高有一个原因,钞票发多了,这有很多人在批评。
但我说,我们要回到2008年下半年,当时全国上千万人失业,社会稳定都要出问题了,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行吗?
还有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重太低。
我估计今年过40%没问题,但你要知道,美国比重是80%,我们距全世界平均水平60%多,还低20多个点。
第三产业比重低,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就业。中国是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我们16岁到65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美德日等7大发达国家人口总数,还多3个亿。
美国出口创汇,最厉害的电影算一个,像《阿凡达》,票房就20多亿美元。电影属于服务业,所以“十二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出路就在服务业,要出一系列政策,推动这个行业高速发展。
如果我们第一产业薄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也不怎么样,整个经济就持续不了。
据都市快报 作者 陈奕